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說到賺錢,六親不認,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次丁毅來時,這裡才幾千匹馬,這才一年多,到了三萬多,也不容易,到了五萬後,常年能保次出一到兩萬馬,合格者當戰馬,不合格用來運輸。
當年丁毅來時,二十萬不到糧田,現在則是三十一萬畝,才一年半時間,田地增加了好多。
這邊產量不錯,去年實收七十二萬石,創下新高,主要是有部份田沒來的及夏種,所以秋收就少了很多,平均下來,畝產已接近2.7石。
去年朝鮮運過來二十萬石(十萬糧米十萬大豆),因為旅順夏糧失收,送去十萬石,然後有十萬石大豆用來養馬養羊。
濟州島全島人用了十六萬石左右,另養馬養羊又加了五萬石(主要是大豆),除了百姓自己儲存的,丁毅分給牧胡的,鍾鎮奴最後還餘下近三十萬石。
這是什麼概念,佔領濟州一年半後,這邊就有這麼多餘糧了,連原先濟州的縣令樸志炫,濟州人陳海生,張猛他們都非常佩服。
同樣的田到了丁毅手上,立馬產量也提高了。
這是丁毅非常注重種田的功勞啊。
但這邊的產量還是有限,因為能種糧的地方,最多五十萬畝左右,估計一年後就沒地方種了。
鍾鎮奴又讓他們又在山地附近弄出一萬多畝大豆,主用來養馬養羊等。
所以這邊的產量撐死也就是一百多萬石。
各種果樹現在是六千畝,豬牛雞等都是以千計,主要還是百姓們自己養的,然後賣給濟州府,羊是十五萬頭,去年出產羊皮就十五萬張,丁毅的東江鎮用來製衣,帽,鞋等,現在全軍的冬裝,都靠這些羊皮,至於羊肉就不用說了,濟州和東江都在吃,也極大解少了其他用糧。
黃斌又說到,這邊現有四千五百人,編為兩營,濟州一營兩千人為步兵,濟州二營兩千五百人為水師準備。
丁毅馬上要求,四千五百人,都要能打銃,能上船,都要當步營和水師練。
旅順有新船會送過來,他們在船上訓練。
黃斌馬上記下。
向懷來的旅順兩千兵這時還沒走,還有半年才會走,到時這邊,只有四千五百本地兵馬。
丁毅覺的少,表示,以後每移民一千人,必要徵兵五十。
若有五千,則徵兵兩百五,先徵滿三營為止。
眾人紛紛記住。
最後,丁毅很關注去年的收支。
去年的開支中,糧食就不說了,存糧三十萬石,其餘的四十多萬石,要麼用了,要麼各百姓自己存著了。
去年支出養馬兩萬兩,收羊花了四萬五千兩,收牛,雞,豬等用了兩萬四千兩。
各種水果花了九千兩,各種海貨用了一萬三千兩。
軍費開支,主要是銃,炮,刀槍,弓箭,衣甲的配備,四千五百人,用了十二萬兩。(這邊的軍隊還只發糧,減稅,不發銀。)
軍費還是大頭,但考慮到前期配裝是大筆開支,今年明年的軍費就能極大的降低。
所有官員,小吏,工匠,醫生,老師,共五百多人,包括學生讀書的消耗,用了十一萬兩。
另原先組建兩千建築大軍,後來隨著移民,又組建了三千人。
這五千人都是每天在濟州島幹活的,丁毅是供吃和減稅,不發餉,但是建材料很多要錢的,這方面就用了近十萬兩,當然,很多材料目前還堆積著,一時半會用不到。
所以丁毅聽完也是目瞪口呆,去年整個濟州,所有開支達到四十三萬兩。
如果把收糧時的七十二石減去存糧三十萬石,等於還用去四十二萬石糧。
以此時的糧價,按大明價算1.5兩一石(京城附近)就是60萬兩,若同期的陝西等地,最少三到四兩一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