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2章 另開財源,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年丁毅這邊兩個船廠,一共造出三艘四百料海滄戰船,兩艘千料福船。

因為長生島船廠剛投入使用,按李織估計,今天到明年一年,丁毅可造海滄戰船5--6艘,千料福船3--4船,後年開始要試造兩千料最大的戰船福船。

兩個船廠年產8--10艘船,丁毅當然不滿意,但沒辦法,他受限於船匠和工人,目前每次出海都在找,朝鮮和日本很多船匠也被挖過來,也只有眼下的產量,還得靠時間來發展。

新組的水師千料福船比較多,就是用來運兵的。

接著丁毅放了個重磅炸彈。

新組9營常建剛,10營俞亮泰,駐大員,兵馬5000人,由趙大山負責,水師5營許爾顯部配合9營,10營將長駐在大員。

此次調整重組後,旅順有人,皮島有人,日本是2000人。

濟州島本島4500兵員不算,原先向懷來還有兩千兵馬在駐守和訓練那4500人沒回來,這兩千兵明年回來後,丁毅將安排在北溝城。

加上登州嚴雄32營3000人,青州王衛忠3000人,登州參將楊鎮的2000人(正在被關著訓練),登萊地區,丁毅有8000人。

大員是7000人,再加五個水師營7500人。

丁毅的兵馬已經達到人。

其中去大員的兵馬基本都是從各部抽的老兵,新徵的新兵再分配到各部補充,保證了趙大山手上五千兵馬中,有四千是老兵。

在會議最後,丁毅要求趙大山儘快組織自己的兵馬,整訓一兩個月後,等他回來就出發。

此時增兵比較多,丁毅每年的開支瞬息就提升了一大截。

除了楊鎮的兩千人是由朝廷發餉,其餘人,都要丁毅發餉。

這也是丁毅事先和阮文龍仔細研究過,才決定增兵這麼多。

全軍6萬多人,一年餉銀達到90萬左右,加上衣甲和火藥火器消耗等各項開支,最少150萬兩。

再加上其他開支,丁毅現在一年開支妥妥破兩百萬。

當然了,丁毅以後要保證各管各的。

即登州的兵馬由登州杜如海,劉元,宋哲他們負責開支。

旅順和皮島的,由丁毅這邊負責開支。

大員的由趙大山自己負責開支。

濟州島由鍾鎮奴、魏繼業負責開支,從而讓各基地能自負自支。

但前期肯定要丁毅這邊大量的投入,包括濟州島的第一年,丁毅也是純投入的。

現在丁毅產出的兩塊,登州加東江鎮,合起來一年250萬兩左右,再加上工匠等的開支,也是勉強足夠,餘不了多少。

今年靠賣學區房狠賺了一筆,但明年是沒有了,要等各學校建立起來後,才有機會再賺。

到目前為止,丁毅手頭總餘銀不到一百五十萬兩,支出壓力還是有點大。

8月24日,丁毅再次來到登州。

召集劉元,杜如海,嚴雄,宋哲等人議事。

去年來時,登州當時算到年底要虧空二十多萬兩,杜如海手裡的錢會少了一大半。

今年丁毅增兵,經濟壓力比較大,以後年開支要破兩百萬,如果登州不能自收自支,他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所以他來看看經過這一年,登州做的如何了,有沒有想到賺錢的新辦法。

沒想到過來一看,今年登州可以勉強持平。

“你們怎麼做到的?”丁毅驚喜道。

去年的支出和上次丁毅來時,計算的誤差不大,登州總計支出四十二萬兩。

這邊才王衛忠和嚴雄兩營兵馬,支出這麼巨大,就是因為引流災民和囤兵囤田很費錢,還有登州上下官吏幾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