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8章 到處拉攏(雙倍月票求月票),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剛才明軍混亂,到處亂跑,也有明軍看徐敷奏的兵馬嚴整,就跑過來相投。
徐敷奏當時想著人多力量大,也收了一批。
這樣算算,他們剛才可能不止兩部九千人,還有很多其他明軍, 死傷也更多。
“你是何人部下?”曹變蛟奇怪道,這人也是個千總級。
“在下宣府柳溝趙德敬。”
原來是李輔明手下千總。
何大平澹澹道:“剛才我們出發時,已經叫過督臣,督臣不肯隨我們走。”
“現在好不容易衝出來,你再叫兄弟們打回去?那邊清兵現在火炮陣都設好了,這不是讓我們去送死?”
四周頓時一片罵聲,曹變蛟也覺的何大平說的有道理, 好不容易衝出來, 何苦還要回去送死?
關鍵現在天黑不說,清兵有炮啊,那有步營去衝炮兵的。
而且曹變蛟剛剛沒跟著洪承疇進松山,估計也被洪承疇記恨了,當然不願回去。
趙德敬滿臉通紅,連連道歉。
徐敷奏趕緊讓人點驗,非曹部的其他明軍。
不一會兒,全軍點出三百多非曹部的其他明軍,都隸屬各部,徐敷奏讓趙德敬先統一帶著。
稍微休息一番,吃過東西后,全軍立馬繼續走。
此時這方圓十數里的巨大戰場上還是和修羅地獄一樣,明軍到處跑, 清兵到處追殺,堵截。
原歷史這仗也從晚間打到第二天清晨才結束。
皇太極早知明軍必會突圍。他下令蒙古騎兵前往海邊埋伏, 左右兩翼的部隊埋伏在各個路口。
“明軍且戰且闖,各兵散亂, 黑夜難認”。
半夜,吳三桂、王樸帶人跑到了海邊,正好掉進了清軍精心編制的口袋中,被打得丟盔棄甲,往杏山方向逃去。跟著後面的其他人見勢不妙,改道逃往海邊,希望透過海路逃回寧遠。
等候已久的蒙古騎兵趁勢殺出,直接衝進了毫無戰心,魂飛魄散的明軍佇列之中。
當時天色已晚,明軍急於逃命,竟然爭相跳入海中,希望搶到幾艘漁船活命。
第二天,清軍清掃戰場,發現大海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和馬的屍體,飄在海面上,場面蔚為壯觀。
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
總兵馬科、李輔明想奔入塔山未成,被清兵銃兵打崩,直接活捉。
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
逃到了杏山的吳三桂和王樸, 又在高橋遭遇清軍伏兵,激戰過後, 二人損失慘重, 終於逃回了寧遠,其餘的明軍除唐通等少數人外,也基本上全軍覆沒。
此夜一戰,明軍13萬大軍損失慘重,精銳盡丟。
“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洪承疇帶領殘軍撤入松山城中,上書求援,當時他還以為徐敷奏和曹變蛟也全軍覆沒。
可以說,這一戰基本把大明朝最後的精銳打個精光,崇禎輸的底褲都沒有了。
再說天黑之後,徐敷奏這邊反而安全了,清兵不舉火把,不敢過來追,舉了火把,又怕被銃打。
徐敷奏帶著近萬人馬,其中死者兩千,傷者四千多,分乘八千匹馬,從大興堡往寧遠方向又退。
但徐敷奏估計,很快清兵又會打破松山,杏山,然後把寧遠外圍墩堡都打破,到時整個關外就只有寧遠一座孤城。
他決定到寧遠獲得補給後,立馬退向關外,回薊鎮去。
反正他知道,只要自己手中有兵,這次戰敗也追究不了他,大不了,和祖大壽一樣,不去京城就行。
當晚他們一路急行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