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中旬,登州南港和北港俱在忙碌。
在丁毅的經營下,登州港已然成為大明最繁忙的商港之一,全國各地,包括朝鮮和日本的商船都會往這邊跑。
這裡有大員的白糖和鹿皮,濟州的水果和海貨和羊馬,朝鮮的毛皮和人參, 日本的武士刀與工藝品,大明的絲綢和生絲、茶葉。
只要你想到的貨物,這邊都有。
這兩年賣的比較好的有濟州的馬和羊。
丁毅在濟州養了五萬多馬,幾十萬只羊。
除了合格的戰馬用來自用,每年還要往東江和登州運近二到叄千匹不合格的馬。
濟州島目前穩定產軍馬外,另有叄到四千匹不合格戰馬, 這些不合格的戰馬, 有一千匹是要給朝鮮的, 餘下的會有二叄千給丁毅的各營當騾馬拉貨。
有時丁毅看到市場價高的時候,還會運幾千匹不合格的戰馬到登州來賣,這些馬雖然在丁毅眼中是不合格的,但在大明其他地方來說卻都是好馬。
因為大明和清朝的交戰,眼下已經買不到蒙古馬,大明朝國內養戰馬的地方集中在寧夏地區,而大明朝兵馬太多,戰馬產量有限,所以現在戰馬奇缺,馬匹價格越抄越高。
丁毅不合格的馬現在賣100兩一匹,且供不應求。
大明朝萬曆時期,京城的馬價為平均20兩左右,到了現在,國內戰馬已經達到50--60兩一匹, 還沒有選,意思是官方採購時, 要買一百匹就隨機一百匹, 其中必定有一大半不能用。
而丁毅的馬雖然在丁毅眼裡不合格,但比起大明國內的馬又要好一點,所以雖然達一百兩一匹,仍大受歡迎,供不應求。
去年魏繼業就提議,大量賣不合格戰馬,一年最少可賺幾十萬兩。
丁毅之前不想賣,主要是他的炮兵和大車也缺騾馬和運輸馬。
但這次他們從清兵手上搶了十幾萬畜禽,馬騾就有上萬,運輸的馬騾已經不再缺了,所以丁毅決定賣馬。
現在登州兩港涇渭分明,南港商人居多,北港則是丁毅的私港。
這邊戰船雲集,人流湧動,今天正把大量的百姓和物資運往濟州島和大員。
丁毅在清兵逃離時,截到了大概九成人和物,總計百姓十八萬,各種牧畜二十多萬。
他把百姓分成兩部,約十萬運往濟州島, 約八萬運往大員, 為此動員了大量的水師船隻,整個東江鎮幾乎都在幫忙運送,另有部份常年與登州東江做生意的明商商船,也幫忙運送。
他不安置在登州,一是因為這邊要用來安置每天從全國各地來的流民,而且這邊田不多了。
二是距離他們家鄉太近,有些人可能會想回家鄉,所以丁毅全部送往海外。
這是不小的工程,僅從登州離港,從動員到組織,到最後運完,差不多要半年以上。
因為他沒這麼多船,還要一批送走後,回來再送。
前期丁毅的人會挑選出工匠教書先生醫士們重要的人才,先一步帶走,然後再按各府城分類,儘量把各府城的人打亂分配,僅這幾步就要一個月左右。
開始百姓中也有不願離開的,但丁毅的人連唬帶騙,說清兵已經打進山東,攻破了濟南,屠殺濟南十幾萬眾,且重兵正向這邊壓迫而來,登州可能守不住,我們官軍馬上也可能撤退到海外。
這波百姓中有好多是清兵從濟南抓過來的,大家也爭相傳言,說清兵如何殘忍。
很快百姓們紛紛恐慌,爭搶著要登船離開。
此時的丁毅身邊正跟著諸將,在港口觀看百姓離開時的場面,兩邊是明軍維持次序,百姓們排成長隊,有條不紊的上船,很多人上船後,都會忍不住回頭眺望陸地,依依不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