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2章 大事不妙,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思來想去,把人在四川的邵捷春調了過來。
新任山東按察使為趙光拚。
趙光拚在崇禎十一年為密雲巡撫,到職不久,便告發密雲監軍鄧希詔奸謀通敵。朝廷召還希詔,派太監孫茂霖核查,不料茂霖與希詔向有私交,謊報“查無實據”,光擰反坐罪,充軍廣東。
原本他到崇禎十五年後才會被重起,這次不知怎麼崇禎又提前想到他了,把他從廣東召回,任山東按察使。
要說這三個人啊,能臣不敢說,都勉強算的上是幹吏,所謂幹吏,有幾個特點,首先是忠於朝廷,忠於崇禎的,然後又比較能吃苦,願意幹事的,這崇禎還是挺會選人的,這麼一來,劉元的壓力就挺大了。
濟南不像登州,他在登州當巡撫,下面就是知府張應求,也能算半個自己人,其他官員和小吏可以直接無視。
可這邊有山東三司在,這三大巨頭若到齊,且一心向著崇禎的話,劉元這日子肯定不好過。
劉元一來就聽到三司人選,心裡頓時一個咯噔,這是來者不善呀。
“都指使又是誰?那邊來的?”張其棟這時問常輝。
“趙百河,京城來的。”
劉元的臉色更不好看了。
趙百河亦是丁毅的熟人,當年丁毅登州平亂時,時任錦衣衛千戶趙百河就想帶錦衣衛親軍過來捉拿丁毅,然後差點被丁毅反殺,嚇的落荒而逃。
沒想到,幾年過去了,錦衣衛千戶趙百河,居然搖身一變,變成山東都司指揮使,這算不算來針對路超和丁毅的。
但此時三司主官都沒到任,像距離遠的趙光拚、邵捷春等,要麼朝廷的命令還在路上,要麼他們剛剛上路,等到山東濟南,估計也是一兩個月後的事。
最近的是趙百河,從京城來的,常輝說,要麼明後天,肯定要到了。
他說話的時候,一臉不甘。
這次清兵在濟南大開殺戒,所有被抓到的中高層官員,能殺的全殺了。
他好不容易活下來,原以為自己最少也能升一級,搞個都指揮同知吧,沒想到還是原地踏步。
劉元不著痕跡了看了看他,擔心的道:“都離這麼遠,那還有些日子才會到,眼下民匪遍地,到處混亂,希望他們能安全到任呀。”
張其棟冷笑連連。
這還是三司主官,三司下面,還有少量的官員。
一般來說,朝廷會任命一部份,主官會推薦一部份。
但現在主官都不在,劉元以巡撫之職,開始推薦。
明朝的官員其實並不多,以布政司為例,下面另有左右參政,左右參議,然後參政參義分司諸道:督糧道,督冊道,分守道。
這三道加左右參政參議也就十幾人左右,有的大點的省可能會多點,也有每道只有一兩人的。
看看,這就是明朝一個省級單位的在編人員,一共二十人不到。
另一個省級單位提刑按察使司在編人員也是少,除了按察使,副使兩人外,就是下面各司、所、局:
經歷司,經歷一人,都事一人,共兩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校檢一人,共兩人。
理問所,理問一人,副理問一人,提控桉牘一人,共三人。
司獄司,司獄一人。
庫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共兩人。
倉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共兩人。
雜造局、軍器局、寶泉局、織染局大使各一人,副使各一人,共八人。
七七八八加起來,按察使司也二十多人。
加上市級在編人員濟南知府衙門,估計不會超過八十人。
現場也就十幾個還活著的官員,劉元統統舉薦了先,基本都是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