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9章 第一次野戰,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兩個營,這兩個營全是老兵,最早成立的步兵營,且第一批全員更換了燧發槍。
而他九千步兵和兩千騎兵一樣,人人帶騎一匹馬,更是奢侈的不得了。
崇禎七年丁毅佔的濟州島,到現在整四年。
丁毅這次是出動馬匹最多的一次。
因為他現在真是馬多的沒地方放了。
濟州島從去年開始出馬,每年可出五千到一萬。
丁毅以前愁沒馬,現在愁沒騎兵。
他兵馬擴建的速度,已經趕不上養馬的速度。
好在丁毅之前想到這個問題,讓各步兵營練騎馬。
而毛信和肖永秋尚可喜三個營更是最早練騎馬的步兵營。
11月初,丁毅帶著一萬多精銳兵馬從登州北港下船。
登州北港為後來新建,在登州城外。
大船靠岸之後,全軍牽著馬先到登州城外,恢復一下。
這邊是軍控區,沒有百姓過來,但守在這裡的登州守軍能看到源源不斷的戰馬,一隊隊的甲兵,從船上下來,很多人看的眼珠都瞪圓了。
東江鎮歷史上可沒見過這麼多戰馬一起出戰的。
丁毅發動水師六十多艘大船運了五天,才把一萬多匹戰馬加一萬多兵馬和大量輜重運到登州。
丁毅的兵馬沒有專業的輜重兵,他每營三千人左右,每營三個司,每司一千人,每司三個局,每局三百多人。
以前每局是銃兵槍盾兵各一百二,餘下皆是炮兵。
現在是每局銃兵150,槍盾兵100,餘下六七十都是炮兵。
炮兵還要當輜重兵用。
一局是六門六磅野戰炮,共十六輛大車,有六輛車拉的炮,其他車就是拉的全域性輜重和糧草。
丁毅的大車出名的大,是隨時準備可以推進護城河填河的。
他的一輛車甚至可以把六磅炮裝進去,再帶滿炮彈和火藥。
全拉糧食的話可以拉二十石。
能常到外面打仗,六輛車拉六門炮加炮彈和火藥,另十輛車有五輛車拉一百石糧食。
一百石糧食大概可以讓一局三百多人吃十天。
另五輛車平時裝鐵甲,盾牌,等物資和其他物資,戰時還可以就地搶糧後再裝糧,因現在有馬,他們的盾牌很多都掛在馬上。
每個士兵還帶著一個包囊,即可以掛在馬上也可以背在背上,有鏟子和五天的乾糧,水壺以及其他若干東西,加起來也就十斤重不到,負重比較輕。
這樣的話等於丁毅全軍帶了十五天的糧食。
但除了步營外,他還有一萬多匹馬,另外現在天氣比較冷需要搭建帳篷。
所以登州這邊,杜如海早就替丁毅的兵馬準備好了,由當地囤兵另外組成的四千多輜重兵,三千匹騾馬,五百輛大車,帶的全是各軍的輜重灌備,比如帳篷,各種零件,馬的草料和糧食等等。
這是丁毅第一次打仗帶專門的輜重兵。
打孔有德時有朝廷組織民夫支援。
打日本時,所有後勤保障有松蒲支撐,他也不要行軍,只要守著石見銀山。
打朝鮮時也是打算速戰速決,守山待攻。
這次出去可能長時間野戰清兵,丁毅不得不帶上五千輜重兵和大量輜重。
最後在登州休整幾天後出發,丁毅人馬變成一萬六千多。
加上輜重的馬騾後,全軍總計有近兩萬匹馬騾,一千輛大車,二十五天的糧食。
11月12日,從黃縣往萊州的官道上。
丁毅和肖永秋,毛信,尚可喜三人騎在馬上,他身後跟著兩百親兵。
眾人正在路邊看著兵馬行進。
毛信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