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6章 大敗番軍,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玉源太郎的政策就是沒政策,一切都隨機應變,軟硬兼施,願意歸順的就給予重用,不服從的就全部殺掉,並在全島推行連坐。
當年他把當時大員的富人和讀書人基本都趕到大陸去,然後在大員下本錢搞建設, 開墾土地大量種甘蔗獲利,把獲利又投入到建設裡面。(這也是丁毅和趙大山現在在乾的事,只是沒有把這邊的富人和讀書人趕走)
當時在大員,日本人發現了一樣好東西:“土牛溝”。
清代大員漢人和番人對立嚴重,所以滿清決定採取“番漢分治”的政策以解決此衝突。
滿清承認番民自治地權,進行嚴格的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 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後來清廷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構成界線。土堆在當地俗稱“土牛”, 土堆邊上又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
日本人覺得這東西好,於是加以靈活運用,把這種封鎖線修得縱橫交錯,將一整塊地區人為地分隔開,在交匯點設定崗哨,然後一塊一塊的掃蕩反抗者。很快大員人的反抗就被漸漸地壓服了。
日本人怎麼經營大員的,丁毅記的不太清楚,但怎麼征服大員的,他有點記憶。
就是把大員切成一塊一塊的去掃蕩,每掃一塊,用崗哨和障礙把這塊封鎖起來。
尤其現在的大員,人口比後來少多了,道路也不完善, 山體又多, 很容易切成一塊塊的封鎖。
所以他讓趙大山每攻佔一塊地方後, 就開始在主要路口建堡, 築牆,再依託山地等各種障礙把這塊地方隔開,加上他又養有大量的狗,從而達到一塊塊控制,然後逐步蠶食的目的。
因為人手有限,工程進展較慢,趙大山還沒能把堡修到南投縣這邊,但遠距離的地方,就是像現在這樣,每到種糧季過來掃蕩一下,打完,毀糧後,就撤走。
在丁毅這麼陰狠的戰略下,大肚社地盤越來越小,糧食也越來越不夠。
接近臺南的地盤,被趙大山一塊塊隔離,封鎖,並且以他們的兵器是不可能再攻下那些堡牆奪回來的。
所以大肚社不停往北和東撤,眼看著就要退到山區,重新變成生番了。
阿德狗讓看到了大肚社的危機,再不和鰲拜合作,要麼他全族往山裡退,重新做生番,要麼就要被丁毅一步步逼降。
如果,今天一戰,把這股明軍全部消滅,那明人至少一兩年內拿咱們沒辦法。
而且阿德狗讓從鰲拜口中得知,明軍兵少,且不願意送死,都是逼降軍出來打他們。
今天他們與鰲拜合作,一舉全滅這股兵馬,一到兩年內,丁毅是組織不了大規模的兵馬。
除非他願意讓明人不計死傷的來攻。
“衝。”阿德狗讓想到這裡,熱血沸騰,此時他正站在西側明軍陣前。
前面明軍營中到處大火,很多營帳都燒了起來,營中更是喊殺聲震天,還有各種慘叫。
在火光中,他看到無數族人衝了進去,明軍四處崩潰,白天犀利無比的銃聲都聽不到幾下。
勝利就在眼前。
“番主。”各族頭人們也都在他身後,大夥看著前面自己人步步進逼,明軍好像大敗了。
“番主真有你的,這下明人要後悔不及。”
“殺光他們,殺光明人。”也有人叫道。
“走,咱們去也好好教訓下明人。”隨著阿德狗讓的大喝聲,眾番跟著他衝進營裡。
此時有近三千阿德狗讓的兵馬衝了進去,外面還有兩千左右在陸續往裡衝。
看起來,明軍今夜將慘敗,全軍覆沒。
阿德漢身為大肚社的重要人員,今夜帶領先鋒,率先衝進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