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9章 逼殺,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這次與其說是敗在丁毅手上,不如說皇太極未戰而先退,不想與丁毅決戰。

事後,回到盛京的皇太極被很多貝勒大臣們置疑。

當時的情況下,如果集合兵馬與丁毅決戰,並不一定會形成這樣的潰敗。

但皇太極反問, 當時的現場,你們怎麼知道丁毅有多少兵?

這貨打仗極其陰險下作,若有三四萬兵馬四面合圍,我大清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說,皇太極說的也有道理。

被明軍突襲的情況下,若是其他部明軍, 清兵自然毫不猶豫必上前決戰。

可丁毅這斯不是正常人,清兵以前與他多次大戰, 每次以多打少,先進攻都是慘敗,更別說這次被丁毅伏擊了。

當時那情況下,不管誰在現場,第一個念頭肯定是要把兵馬帶出去,撤回來。

由此可見,此時滿清上下,都已經被丁毅打怕,大部人遇到丁毅都是不戰就想著退。

四月下旬皇太極帶著殘兵退回盛京,他回去了大概五天後,嶽託帶著一百多殘兵敗將也逃回盛京。

盛京的清兵看到他們時,簡直不敢相信。

一百多人比明國的叫化子和災民都要慘,身上都沒一件完整的衣服。

他帶領數百精銳從安谷嶺翻下後,趕到南漢山城時,清兵已經大敗。

接著他們奪路狂奔, 往國內跑, 此前慘敗的朝鮮兵馬卻來勁了, 他們多次被朝鮮其他道兵馬襲擊,一路逃亡回來, 就活下一百多人。

其餘的要麼被殺,要麼被抓。

這要換成以前,他帶一路兩千精騎出戰,只有一百多人回來,肯定要被嚴懲。

不過這次皇太極也慘敗,反而安尉了他一番,並沒有治他的罪。

至此,大清攻朝之戰終於結束,清國雖然兵員損失不多,但兩位勳貴,揚古利被殺,碩託被抓,加上火器營損失慘重,可以說是老奴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

攻朝之戰的慘敗,讓皇太極的威望也嚴重受損,同時孔有德也深深感覺到,丁毅當天所和他私說的話,將來或許真可能實現。

但攻朝之役也有亮點。

清兵這次新造了魯密銃,在和丁毅的銃兵對射後,效果也不錯。

雖然清兵受限於距離和威力,對射落下風,但也打死打傷好多明軍銃兵。

而此戰,清兵只帶了兩百杆魯密銃一千鳥銃。

皇太極看到成效,心中愈發認定,少造炮和甲,多造魯密銃,是可以和丁毅一較長短的。

-----

4月4日清晨。

南山漢城城門大開,朝鮮君王李倧帶隊,站在城門口恭迎明朝援軍。

當丁毅騎著馬,帶著諸將上前時,李倧深深的彎下腰,低下頭。

“大明下國李倧,見過丁大將軍。”

與此同時,嘩啦啦,朝鮮文武官員,俱同時跪服於地,滿臉虔誠,高聲齊呼:“拜見大明上國大將軍。”

朝鮮舉國之兵被大清打的落花流水,無數的財富和國民被掠奪,數以萬計計程車兵被殺死,當他們在大清的鐵騎下瑟瑟發抖時,丁毅用火炮和火銃,狠狠教訓了清人。

李倧和朝鮮上下終於見識了丁毅的力量有多麼可怕。

他們心悅臣服的向強者表示了尊敬和順從。

東江諸將這時都跟在丁毅身後,看到一這幕時,大夥由心感覺到驕傲。

這是一國之君,在向他們的丁大人表示臣服。

陳有時本來以為,按丁毅的風格,定會立刻從馬上跳下來,滿臉微笑的扶起李倧,說著王上勿需多禮,快起身之類的客氣話。

沒想到丁毅騎在馬上一言不發,冷冷看著朝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