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再次擴兵,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毅這時囤堡已經完成二十個,可住近一萬人,這也是他在冬季敢大量接收皮島遼民的原因。
一是充實自己的力量,二來也可以養活更多的遼民,每年冬季,皮島上死的人最多,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毛在的時候,只重視戰兵,然後是囤兵,對普通遼民,並不重視,每年死亡率挺高的。
丁毅肯大量接收遼民,再加上他的宣傳,遼民們現在對丁毅印象極好,都視為救命恩人。
南關口的兩個稜堡還在建設,必竟要防著後金軍進攻,眼下那邊有八千多人在趕工,主體基本完成,現在就是各項防禦設施和炮臺等的建設。
丁毅對建設司的要求是,冬天不能凍死一個人,更不能餓死一個人,所以後勤司和建設司,現在主要精力放在南關口。
預計三月份可以完成部分易走地方的長牆,不好走的地方,後面再補,然後就是後期的鞏固和加蓋,這是可以慢慢來的。
巨大的會議室裡,四周燒著炭爐,並且保持著通風。
前段時間,有遼民在家裡燒炭取緩,中毒死了,引起一陣恐慌,丁毅馬上想起,提醒眾將,並宣傳下去。
室內溫度很高,很多人都把棉襖脫了,因為太熱。
按照貫例,一季度一個報告。
各司輪流來報,丁毅主要關心各項物資的產量和囤儲。
後勤司報告了囤糧和柴木,木炭等等,反正大夥聽一次高興一次,旅順囤的東西越來越多,柴木就囤了幾十萬斤,周邊有些小島上的樹都快被砍光了,丁毅也沒辦法,俺為了大明百姓,只能先犧牲下綠化,將來俺混好了,再替你們種上,每次聽到,心裡默默唸幾遍再說。
同時也決定,下次出海,要讓阮思青買點煤來,必竟老這麼砍下去,真的會把旅順的樹給砍光了。
前面他沒想到用煤,因為趙士楨說過鍊鋼要用炭,不能用煤,現在想想,百姓們可以用啊,其他地方能用啊。
至於炭,現在也囤到了四萬多斤,每天出產顆粒火藥達到五百多斤,目前存量也接近三萬斤。
丁毅還不滿意,要求火藥日產達一千斤。
但他們的硝和硫磺跟不上,現在除了在登州購買,就是運物資到福州和鄭芝龍換。
可去福州來回一個多月,所以產量五百多斤已經是目前最高。
但下一波原料能來的話,最少二三萬斤,到時產量可以大幅上升。
五臺機床眼下都做好了,原本計劃兩個月,但蜆木真的難搞,這年代沒有鑽槍,必須靠手工一絲絲打磨,用了三個多月才完成五臺機床,加上六水車後,全部安裝在豬島。
目前丁毅手上有六臺機床,日產銃管22--24杆,從下月起,每月可制銃管近700杆。
但眼下才有四百多杆,勉強配了一個司,必竟有機床剛剛做好。
反到是在過去半年裡,銃的其他零件做了一大堆,末來更換維修,倒不是問題。
南關口血戰後,他對大量裝備銃兵更加的迫切了。
上次兩千兵馬如果有一半是銃兵,那會傷亡這麼慘重,有一半銃兵上次能把扎巴的兵馬打殘了。
好在機床終於成形,制銃的速度終於能大量提升。
至於普通衣服上面幾乎快飽合,必竟普通老百姓都有衣服穿,有的百姓還是在穿戰場上得到多餘的棉甲。
目前後勤司在存衣服,為將來人口擴張和冬天到來做準備。
現在唯一能制約丁毅發展的,就是各種原料和人手。
沒有原料和人手,他啥事也做不成。
這段時間丁毅拼命讓阮思青和阮文燕囤積原料,因為農民軍還沒大規模發展起來,等農民軍大規模影響到大明上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