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蛋盾,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月30日。
一大早,丁毅就問宋飛和趙大山有沒有回來。
大夥皆說沒有回來。
丁毅有點擔心,都是老兄弟,他可不想這兩人出什麼事。
好在下午的時候,楊永回來,告訴丁毅兩人都順利進入了金州城。
丁毅大喜,但他雖然知道後金兵十月入關,可具體日子不記得,而且後金入關後,京城知道,再傳到這裡,肯定又好幾天過去了。
這會旅順風平浪靜,什麼事都沒有,南營新組建的三千兵馬,正在各自的營地訓練。
丁毅今天正帶著阮文燕等人在看盾牌。
有個工匠上個月改良了盾牌,因為他發現丁毅軍中的盾牌和明軍的不一樣,而且想立在地上。
於是他在盾牌左右兩側加了活動腳,平時折在上面與盾牌邊同齊。
想立盾在地上時,直接往下一拉,立馬與盾牌直面形成三角形。
這樣不需用手,就可以把盾牌立在地上。
如果想對抗騎兵,中間再加固一根鐵棍,一頭插在盾牌中間的卡口,一頭可以釘在地上。
即便不釘在地上,憑這三角形和鐵棍形成的緩衝,這盾牌都無比堅固。
李忠義專門拿一頭準備殺的黃牛作試驗。
先立三層盾牌,中間都有人,為防撞傷身體穿鐵甲再包裹棉被。
他記著丁毅的話,人員一定密集,緊緊相靠。
蹲到地上後,身體側身,後腿跪在地上,前腿靠在盾後,左臂死死頂著盾牌。
等於半個身體壓在盾牌上。
一頭成年黃牛衝上去,砰,三層盾牌形成的隊形,紋絲不動。
第一排人員受到撞傷,但傷勢都不重。
李忠義便打造兩種盾牌。
第一種是第一列槍盾兵所帶的,所有盾牌比較重,因為表面釘了一層鋼皮。
第二種是後面23列槍盾兵所帶,木皮結構,比較輕。
第四列用鋼盾,56列再用木皮盾。
這兩種盾,前者重十二斤,後者重十斤。
在中國歷史上,這算是最重的盾之一。
丁毅的兵馬訓練時,槍盾兵每天都要負盾行軍。
每天佇列訓練,也要訓練一手持槍,一手持盾,相當艱苦。
盾牌後面還有綁帶,像後世雙肩包的帶子,正常行軍時,可以背在背上,如烏龜殼一般。
丁毅看到的第一眼,腦海裡就閃過一個詞“蛋盾”。
前世他玩過魔獸世界,t6時有個經典的坦克盾牌,戰士背在背上的蛋盾。
眼下他的盾牌都是長方形,一米二高,軍士背在背上,就和遊戲裡揹著一個蛋盾似的。
“重不重?”丁毅問一隊正在訓練的兵馬。
“不重。”那兵士年紀也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看到丁毅問自己,滿臉通紅的大聲回答:“只要能打韃子,再重也不怕。”
“哈哈,好好。”丁毅笑:“大夥先辛苦下,以後咱們馬多了,車多了,就不用天天揹著了。”
他尋思著,等再穩定點,要開始多買點馬,做點車,形成車隊。
因為他以後肯定火器挺多,拉炮,拉彈藥,拉糧,都要車隊。
還可以解輕軍士的負重。
但眼下這麼練,對軍士也只有好處,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
看完了槍盾兵,丁毅去看銃兵。
眼下他手上一共有一百四十多杆魯密銃,有一百杆在徐威的第一司。
四十多杆在王衛忠的第三司。谷
其他沒魯密銃的兵士,還是先學著裝彈,用鳥銃或竹筒練,每兩天,再用魯密銃輪流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