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兩種方法,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錯,他帶來的這把魯密銃,因為打發次數太多,需要換銃管。

按李忠義的說法,通常魯密銃都是換後面,也就是接近槍把這邊。

周大虎點點頭:“這銃質量不錯,做的還算可以,能打二十發嗎?”

丁毅大喜,這人說做的還可以,證明他水平更好,點頭道:“差不多的樣子。”

周大虎眼珠一轉:“我這換銃管有兩種換法,你自己看要哪種?”

“那兩種?”丁毅瞪著眼睛問。

“第一種就是換後面裝火藥的半截,這比較麻煩,要先截掉,做了後半截再裝上,時間兩天,收銀一兩八錢。”

“這麼貴?”趙大山嚷嚷道。

“貴啥?”周大虎怒道:“一分手藝一分貨,全大明有幾個如我?我包你們能打三十發。”

丁毅心裡樂開了花,不貴不貴,嘴上好像有點不滿意:“那第二種呢。”

“把全部銃管一起換了,時間只要一天,收銀二兩四錢。”

“尼孃的,這個更貴呀。”趙大山又嚷嚷。

周大虎冷眼看著他:“我這包打四十發。”

丁毅大喜:“我要後一種,後一種。”

“算你識貨。”周大虎嘻嘻一笑,開心的提著銃子進去了。

走一半才想起來:“你們明天這個時候來拿吧。”

魏繼業這時道:“咱們能不能進去看看?”

“當然不能。”周大虎說著,砰,把門重重關上。

“走。”丁毅很開心,轉身就帶著大夥走了:“明天再來。”

眾人回到街上,打了家附近的客棧住下,然後派趙大山魏繼業帶幾個親兵出去,打探訊息。

晚些時候,大夥紛紛回來。

樂清人口不多,這個時代也就兩三萬人,是個小縣城。

當年趙士禎在時,因為趙家帶頭,城裡好多人都參與打造火器,後來國家沒啥錢了,火器質量也越來越差,國家也不信任火器,慢慢沒人幹這行。

目前樂清除了周大虎外,還有四家鐵鋪,而且都曾經會打製火器,只是目前以打鐵為主。

丁毅馬上讓他們再出去,把這四家,全部弄到旅順。

丁毅出價也挺高的,每個工匠一月三兩銀子,如果技術好,稱匠頭可拿五兩,家屬婦孺每月供糧米。

這四家人,都是傳統鐵匠家,子承父業多少年,家裡都有兒子會幹。

其中兩家都有兩三個兒子也是鐵匠。

對方聽到後算了算,老父親帶兩個兒子,一家三口能拿九兩銀,老父親要是評到匠頭,還能多拿二兩,而且另外有三石糧米,加上各自的妻子,孩子,這日子,簡直要飛啊。

家裡人口多的,連銀子帶糧算算,一個月能拿近二十兩銀純收入。

而他們在樂清,每月賺三兩銀,除去開支,買糧米,能存到幾錢?

完全是天上和地下的待遇,有兩家人多的毫不猶豫就點頭了。

另一家人少的,在考慮一番後,也很快同意。

還有一家男主不樂意,但趙大山看了看現場情況後,把銀子塞給他婆娘,婆娘一頓數落,終於說服了他。

當晚就把四家人搬到船上去了。

魏繼業回來時很興奮,告訴丁毅:“那家人多的,叫王又安的老匠頭,曾經在工部做過,也是和周大虎父親一起跟著趙士禎的,當年還是小學徒。”

“但他說他還會制大炮。”谷

“好,特孃的好。”丁毅拍著大腿,興奮大叫。

找了這麼久,終於找到一個會制炮的人了。

第二天中午過後,幾人又來到周大虎家裡,他們比昨天提前了兩小時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