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囤木,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毅想,目前他們對炮兵的技術要求還不高,實際是沒技術,他的營只也只有佛朗機炮和普通鐵炮,非常沒技術含量。
等以後開始鑄造野戰炮,有合格的教官後,才能提升炮兵的技術含量。
即便如此,炮兵們每天抽一個時辰練弓也沒有問題。
因為大部份時間,炮兵們的訓練強度,遠遠不如步兵。
他對弓手們也沒啥特別要求,能拉滿弓,射的八\\九不離十就行。
他不需要弓手和自己一樣能百步穿揚。
因為很多時候,戰時人員密集,閉著眼睛都能射到。
而且弓箭一射起來,有威脅和唬人的效果。
眼下炮兵還少,丁毅打算將來每局炮兵配到80左右,如果有了野戰炮,至少得80人。
2司千總毛信,下面也是四局,毛信、何良武、周有根,馬躍。
全軍360槍盾兵,400銃兵,120炮兵,共計880人。
這樣表面上看,1司和2司的千總都不像丁毅的親信。
但是下面八個局,肖永秋,王衛忠,何良武,馬躍四個局都算是丁毅的親信。
徐威許必成也算半個親信。
毛信和周有根都是原旅順軍。
丁毅也不擔心掌控不了軍隊,大夥每天訓練時,教員都在提醒他們,是丁大人供餉供糧。
每月發餉,再提醒一遍。
總旗以上都要經過訓練司,個個單獨和丁毅說十分鐘話。
特別是徐威,許必成,毛信,周有根四個局裡,總旗以上,基本都是原徐大堡的人。
這些人視丁毅為戰神般的人物,個個崇拜的不得了。
所以丁毅雖然不親自帶兵,但對軍隊的把握牢的很。
另有兩百人是張經的騎兵營人馬。
騎兵營現在兵少,馬少,丁毅陸陸續續這幾個月搞了點馬過來,才勉強配到兩百。
趙大山依然任丁毅親兵隊長,兼情報司司長,宋飛任副司長。
眼下兩人一塊共事,將來丁毅打算讓宋飛學習負責炮兵。
楊永,丁石頭都在這司,一個跟宋飛,一個跟趙大山。
魏繼業銃打的好,現在是丁毅親兵副隊長,他膽比較小,也不用上戰場,他自然挺樂意的。
新成立財政司,司長阮文龍,姚新漢,陳有富跟著阮文龍,主要負責賺錢和財務分配這塊。
另外海運司,建設司,後勤司照舊,就是內部分的更精細一些。
鹽田,服務中心這塊歸後勤司,囤田歸建設司,將來收糧後交後勤司統計,納庫。
這樣相互就是分開的。
比如後勤司曬鹽,出產後給海運司拿出去賣,回來銀子交財政司管。
囤田司種田,糧交後勤司入庫統計。
大夥分開幹,做好本職。
其他明軍囤田自己來,統計自己來,收了一千石,報上去說收了一百石,也沒人知道真假。
新建醫學司,有醫院和學院組成,分別有趙理和宋哲負責。
平時負責全營傷病,和文化學習,戰時,醫院在每局派醫士五人跟隨。
但文化學習的事,丁毅打算往後延一下,大概要等後金第一次入關戰役結束才開始。
丁毅重組之後就有一個問題。
眼下他手上的魯密銃才一百出頭,而他的銃兵數量定在八百,遠遠不夠。
好在這幾個月來,他的人手越來越多,工匠也越來越多,目前每月能產魯密銃50杆。谷
但仍然達不到丁毅的要求。
丁毅這次開完會後,打算要出去想想辦法了。
會後,各部按丁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