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初俱雛形,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著現場分營,把原先各營打亂,重分四營,正式為旅順東營,南營,西營,北營。
徐敷奏領北營,兵馬一千三,加自己的家丁兩百多,也有一千五百多人。
陳有時領西營兵馬一千一,毛永義領東營,兵馬一千二。
丁毅領南營,兵馬一千五。
旅順各計兵馬五千四百,四將碰面後,一致決定上報朝庭七千六,如果朝庭能透過,以後發餉銀,會以七千六發,那多下來的,就是四將的好處了。
以前毛在時,這事報上去,肯定要被打下來。
當初毛報東江兵十八萬,最後核批下來兩萬八。
現在毛不在了,袁肯定會支援徐,所以批覆的機會很大。
分營之後,丁毅的好處最大,雖然沒拿到多少銀子,但得了一千五的兵馬。
眼下這世道,只有丁毅明白,只要有人有錢有地盤,那就是土皇帝。
這也是他一直努力奮鬥的目標。
所謂的美女,也要排在人,錢,地盤三個要素後面。
他帶著大隊的人馬浩浩蕩蕩的回來,中途有兩百多人離開,這些人都是有家小的。
最後匯聚到雙島駐地時,老老小小加起來,將近兩千人了。
此時加上他徐大堡原有的人,經過一下午的統計。
總計有戰兵一千五百二十人,中老年男子百姓三百多人,成年婦女三百多人,16歲以下一百多人,還有十六歲到40歲的成年男子六百人左右。
丁毅回駐地後,馬上召集各將領開會。
第一,從十六歲到40歲的成年男子中,除了殘疾的話,再徵兵四百多,爭取把兵馬湊到兩千。
徵兵以自願為原則,願意當兵的,每月發餉一兩,但不發米,因為這不是朝庭認可的兵馬,但丁毅管飯。
不願意當兵的,留在營中,只供三餐簡食,要免費為營中幹活,有家屬的,包供食,同樣要幹活。
這命令一出來,大部份人還是願意當兵,也有部份不想當兵,便在營吃著免費的三餐,乾點雜活。
隨著時間變長,他們發現還是當兵好,有地位,有收入,若干年後,大夥都搶著當兵。
不過當時丁毅的目標沒實現,徵完兵後,共計得兵一千七百六十八人。
此時正是丁毅大展拳腳的時候,所有的夢想都可以開始起步。
先在南營中分四司。
1司千總徐威,下有四局,徐威領一局,把總許必成領一局,把總楊永領一局,把總肖永秋領一局。
12人為一隊,每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3隊為一旗,設旗總1人,全旗官兵37人,3旗為一局,每局設把總1 人,全域性共112人,四局為一司,官兵共449人。
這是當年戚家軍步兵營的配製,丁毅現在人少,就用了這個方法。
唯一不同的是,戚家軍司設把總,但丁毅這裡用千總,戚家軍局為百總,丁毅用的把總。
簡單說都是高配,就好像丁毅代都司職,其實才守備。
這也是為今後擴軍做準備,以後擴軍一局的兵馬直接可以擴到三百人以上,官職不用變。
2司千總張經,下有四局,張經一局,嚴雄一局,陳有富一局,馬躍一局,官兵450人。
3司千總趙大山,下有四局,趙大山一局,魏繼業一局,王衛忠一局,姚新漢一局,官兵350.
這司人數少,幾乎全是火銃兵和炮兵。
趙大山另兼丁毅親兵隊長,帶著著二十個嚕密銃手,二十個步兵算丁毅親兵,實際這局390人。
4司千總毛信,毛信領一局,何良武領一局,丁石頭領一局,周有根一局,官兵400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