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卿宜徐行,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再立於朝堂上,因為時勢決定他就算有各種理由解釋他為何要和光同塵,但當陽光照到藏汙納垢的地方後,他自然也無法再立於陽光下,只能選擇離開。
不過,好在眼下國家已經開始對外取利,內部的矛盾已經在銳減,所以方逢時的離開沒有那麼激烈,朱翊鈞也沒打算對他這溫和的改革派窮追猛打,也沒想讓他灰溜溜的離開,君臣之間也就沒有以一種鬧得太僵的方式而分別。
所以,這讓朱翊鈞很欣慰,也很願意接受這種離開。
大雪初停的天總是那麼好。
天地皆澄淨透明。
地和藍天裡的雲翳一樣白,襯得朱牆紅梅越發奪目。
坐著黃金椅上的天子朱翊鈞也被襯托得越發精神煥發。
而已上辭章而得硃批准予,被朱翊鈞令以協理軍機之功與平緬之功晉太傅和封文寧伯,且馳驛還鄉的方逢時,在拜辭天子時也同樣精神矍鑠,滿面榮光,而向朱翊鈞跪拜說:
“臣去也,望陛下龍體康健,聖壽無疆,使得萬民永得庇佑之恩!”
“山河正好,卿宜徐行!”
朱翊鈞則頷首,然後笑著說了這麼一句,心裡竟油然而生出一種豔羨之意。
沒錯。
就是豔羨。
方逢時能名利雙收的退休,然後悠遊林下,慢度時光,或許還能趁著國泰民安時,宦遊天下,而且還能仗著皇帝恩賜的名位在宦遊時享受高階的待遇。
而他這個皇帝還沒到有這個機會的時候。
在朱翊鈞不能拿出足夠內帑為自己的出行買單時,那過於尊貴的他,一旦出行,帶來的後果的就是讓出行會變得過於的麻煩,對國家、大臣、百姓而言都是過於的麻煩。
所以,朱翊鈞會豔羨方逢時,也會因此越發的想充盈內帑,但不是以減本國民眾收入的方式增加內帑,而是透過對內對外開發增利的方式增加內帑。
方逢時在接下來也告別了同僚好友,然後就乘舟回鄉。
不過,就在方逢時剛剛登舟時,文書官李文突然出現,而對方逢時說:“陛下有旨,卿還鄉後,不可因處江湖之遠,而忘廟堂之事,故賜文房四寶一副,以寫宦海錄用,以作將來後進者官箴與正天下非議新政謠言之用,為此,特令司禮監將來請款,以一字一兩錢銀元替朕賜賞卿後人,在卿之後人獻卿所書時。”
方逢時之妻蕭氏聽後心裡頗為所動,但方逢時則頗為無奈的抬了抬眼,然後只得口稱遵旨,且在當晚,方逢時就忍不住於舟中望月而嘆:“陛下真是善使錢啊!”
“老爺既然感念聖恩,何不趁夜未深寫寫字?月色有什麼好看,回老家再看也不遲。”
其妻蕭氏忍不住說道。
“申師傅,內閣度支司審計出開礦盈利了沒有?”
“太倉與內庫到底增加了多少帑銀?”
而朱翊鈞這裡,則在方逢時拜辭當日就宣見了申時行,而問起申時行關於礦利的事。
申時行回道:“啟奏陛下,第一期的利已出來,太倉和內庫各進得十三萬六千七十二兩銀元。”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