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二章 萬曆犁庭,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臘月的緬甸風和日麗,綠意蔥蔥,如大明北方草長羊肥的暮春。

更有棕櫚葉搖曳在江河畔,亦如美人曼舞,撩的人心醉。

並馬而立出現在這裡的大明鐵騎,齊刷刷持起三眼銃來,淺露意味深長的笑意,坐下戰馬也都打著響鼻,晃著鬃毛,難掩奮意。

“殺!”

一時,萬馬奔騰,旌旗蔽空,如鐵流捲過大地,綠色盡皆湮沒於黑色之中。

緬甸東籲王朝現在敢入侵大明雲南,最大的底氣就是他的國內,在緬甸南部大金沙江江和怒江沿河平原地帶與入海的三角洲平原地帶,建立起了農耕文明,人口規模還達到了五六百萬。

這個規模的農耕文明,為東籲王朝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財力,也就滋長了東籲王朝君主莽應裡對外擴張乃至謀圖大明雲南的野心。

而大明與緬甸直接接觸的雲南一帶,常駐人口卻不過兩三百萬,而且因為雲南被中原王朝漢化時間沒有多久,所以,不但移過去的漢人少,還民族成分複雜,不像東籲王朝平原地帶基本上都是撣族人,造成區域性地帶,大明在兵源上和可以迅速提供的物資保障上,反而不及緬夷。

故李如松奉旨率大兵長途跋涉來緬甸南部,朝其背後捅刀,目的就是為了削減緬甸的這一優勢。

所以,在李如松一聲令下後,他麾下的騎兵開始縱馬馳騁在了緬甸南部的三角洲和沿江平原地區。

最先被明軍鐵蹄犁庭的是緬甸孟邦首府毛澹棉。

這裡是怒江入海口,也是天然的避風良港。

水師也早已透過夜不收探查這裡後,而看上了這裡,故早已請得樞密院同意,讓陸地馬步軍將這裡犁的徹底一些,以便於水師移國內耐暑熱的南方漢人流民,到這裡來建立貿易站與駐軍基地。

毛澹棉沒有多少緬兵,就兩百來兵和幾名官員以及在這裡療養的一些緬甸貴族。

因為他們的統治者也是封建地主,海權意識薄弱,壓根就沒想過會有明軍捅他後門,只把兵力集中在了北部進攻雲南和東部進攻暹羅。

沒錯。

若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東籲王朝的君主莽應裡比朱翊鈞要瘋狂得多,仗著自己有五六百萬人口的農耕文明規模,硬是搞了兩線作戰,既在北邊和龐大的大明帝國對戰,又在東邊企圖侵吞這個時代也不算弱國的暹羅。

而朱翊鈞好歹也是在大規模對倭國用兵結束後才被迫先對緬甸用兵,甚至還是在完成內部改革,先蘇小民之困,增加財帑調整內部利益分配結構後才用兵。

不像莽應裡內部改革都沒進行,老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結果一即位就瘋狂用兵,先徵暹羅又入侵大明緬甸。

而且,征伐暹羅已長達十年以上,要不然,暹羅也不會對大明派兵借道滅緬的事如此配合,就因為緬甸早在開展了對暹羅的侵略戰爭,比入侵大明還早很多年。

話轉回來。

所以,緬甸因為兩處興兵,反而在內部沒有多少兵力,毛澹棉這種臨海腹地更是與空城無異,所留官兵也非精銳,不過是作為鎮壓國內民變的二流弱兵而已。

當明軍騎兵的鐵蹄滾滾而來時,毛澹棉的守城士兵直接雙腿一軟,丟下長矛跑進了城裡。

而明軍也就直接衝進了城裡,持起三眼銃,點燃火繩後,就將面前還未跑遠的緬兵轟殺在地。

這些緬夷兵被三眼銃的霰彈轟的遍身是血,痛苦的在地上蜷縮著。

若不是明軍軍功封賞制度已經改革,不再以人頭記功,這些緬夷兵接下來就會很快被割去首級。

不過,明軍現在只以完成軍事任務為主記功,也就只是放一銃後,繼續衝了進去,而對著城內一些看上去頗有規格的木房樓閣丟去了火把,還將裝有火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返回現實,女主追夫火葬場

天劍山的豆兒

妖孽修真棄少葉辰顧夢瑤全文閱讀

擎蒼

漂亮爸爸

柳三閒

帝色撩人

梁清墨

我有一家寵獸店

辰上生

八零:離婚後我重生了

簫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