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章 大炮儒經,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鄒元標則在朱翊鈞離開後不久,拖著鐐銬,拿著侍御司更擬好給他的聖旨與吏部文書出了宮。
時下。
晴空萬里無雲,湛藍如海的色彩從朱闕白石的上面,蔓延向遠方,彷彿沒有盡頭。
而他鄒元標接下來也將走向遠方,雖不是他心甘情願,但帝意不可違,他必須去,這對他而言,或許是死路也或許是生路。
或許這也是中華國情所在,要想儒士走出去,重振昔日漢唐一士可為國開疆滅國的強勢文化,就需要天子用王命去實現,靠越來越內狠外諂計程車大夫自覺強勢起來是不可能的。
“爾瞻!”
鄒元標剛一出宮門,早候在宮門外的于慎行、李三才等文官就立即迎了過來,且於慎行還先喚了鄒元標一聲。
“恩輔!”
雒於仁也跟了來,且有些臉色掛不住地瞅了鄒元標一眼。
鄒元標倒是沒有先理會雒於仁,而是向于慎行等拱手行禮:“有勞諸位掛念了!”
“諫君逆龍顏,而最終並未因雷霆之怒殉道,反得平臺召見之機會,陛下此舉可謂千古德政佳話也!”
“要知道,素來只有公卿才得平臺召見議政的機會,如今直臣也得此殊榮,陛下之仁德,蓋追列代聖君,往日竟是吾等誤解了!”
于慎行這時先由衷地說了幾句,且眉開眼笑起來,還朝北拱手而拜。
“是啊!”
“陛下仁聖英明,想來皆因權奸一味想著立威才欲諸公,如今聖意已察,自當明忠奸是非。”
餘懋學也跟著說了一句,道:“昔日吾也因諫太嶽考成太嚴而有幸得面聖一次,當時陛下尚年少,而有體恤臣下之心,沒有嚴責於吾。只是後來改革日益激,爭論日益烈,君臣之間,難免起相猜相賊之思,故有楊四知被夷三族之禍,也為阿諛之輩趁機固寵。”
“但想來陛下本心是不好殺人的,也非一味聽從權臣擺佈的,只是正邪很多時候難分,陛下可能也不好只重言臣,而不近公卿,但推行仁政的心是肯定有的。”
餘懋學說著就也朝北拱手道:“如今堅冰當破,只等推行仁政的航船啟航!”
而這時,李三才則沉聲問著鄒元標:“公被平臺召見,可真得了寬恕行賄士紳之旨?”
“實不相瞞諸公,吾沒能說服陛下,是陛下動搖了吾之道心!”
“我們恪守的禮的確出了問題!”
“不然的話,吾今日不當受諸公之迎,也無臉見諸公!”
鄒元標這麼回答後,李三才當場啞住了。
餘懋學也懵了。
于慎行則若有所悟,且拱手對鄒元標說:“願聞其詳。”
“按禮,天下無不是的君父,吾指摘君父,諸公若為守禮忠臣,難道不該批評吾,為何還要來迎接我這無君無父之輩?”
“除非諸公忠的不是禮,而如剛峰先生一樣,忠的是陛下的社稷,忠的是漢家天下!”
鄒元標說後就直接質問起于慎行等文官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