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藩王求饒,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翊鈞聽王尚文這麼說後,沒有再說什麼。
他知道,大明的統治階層大多都不願意進取,更願意安享尊榮,且因此還主動吸收了節慾滅欲苟安的思想,為的就是給自己只想安逸只想靠百姓供養的思想開脫。
甚至為了這種安穩,還會主動抑制自己在權勢上的慾望,所以讓理學有了被髮展的沃土。
表現在政治上的話,就是這個時代許多官僚都會主張名器不能濫用,主張節制財政。
朱翊鈞正因為清楚,也就沒再多言,更沒打算批評王尚文、馮夢鳳這些武將,也就只是揮了揮手,命道:
“押下去,所以涉嫌此事者,皆夷三族!九族流放萬里之外。”
王尚文和馮夢鳳愕然抬頭看向朱翊鈞,但又都沒說什麼。
“是!”
張敬修這裡拱手稱是。
而朱翊鈞則在這時又問張敬修:“除了文臣武將還涉及到哪些權貴?”
“崇王!”
“目前查到的是他。”
張敬修回道。
“朕的堂兄?”
朱翊鈞忽然問道。
張敬修頷首,然後稟報說:“據犯人王禎等供,崇王承奉高朝未得旨入京已久,潛於周弘祖宅邸,充家奴身份,負責經營一私廟,與朝中大臣接觸,名義上是為封庶子為世子之事奔走,但暗地裡為方便給京官放貸,周弘祖、方弘靜等皆有借錢靡費的情況存在!”
“但因吏部現在是海瑞當著,原許諾賣官鬻爵的陳與郊又提前收錢走人,所以王府放出去的錢現在收不回來利息,都想著陛下何時能崩,而能讓吏治回到以前可以行賄撈錢的情況。”
“朕就知道,抓著抓著,最終還是會抓到自家人頭上!”
朱翊鈞這時不由得說了一句,隨後便吩咐道:“那就逮拿崇王一門進京!退下吧。”
張敬修拱手稱是。
朱翊鈞則在張敬修離開後,坐在榻上悵然失神許久。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對劉瑊釣魚後,有種把很多藏在盛世下的腌臢之事都翻了出來的感覺,也把很多本來一直被壓制著的矛盾都掀了出來。
比如。
許多武將也想安逸也只想奴役士兵做人上人和朝廷更希望他們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之間的矛盾。
以及,太監更想和士大夫一起操縱天子,不想被天子操縱的矛盾。
還有藩王想透過官僚集團的腐敗賺取金融上的巨利,和朝廷則想要更清廉的官僚集團之間的矛盾。
這些矛盾本來是不會被翻出來的。
因為只要朱翊鈞不答應劉瑊去游水,這些人再怎樣對朝政不滿,想弒君,也最多隻是想想而已,不敢真的隨便這樣做。
但朱翊鈞將他翻了出來。
不過,朱翊鈞對此不後悔。
他要透過這種方式讓天下人連想弒君都不敢想!
他不允許整個統治階層為了自己安逸自己舒坦,在讓百姓不安逸不舒坦的同時,卻要讓他這個皇帝也不舒坦也不安逸。
如果官僚權貴執意如此,朱翊鈞寧肯只讓百姓安逸舒坦,自己真做一個為天下百姓安寧富足的生活而辛苦工作六七個時辰的皇帝。
所以這裡面沒有可以商量和妥協的地方,只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天災為什麼往往會釀成人禍,根源就在這裡!”
“權貴官僚不思進取,準確說不是不思進取,是進取的心思沒放在踐行新禮且為此富國強兵惠民上面,而是放在了斂財取利上面!”
“朕非不準卿等不取財求利,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是,爾等無論是宗室勳貴,還是公卿官將,所得利祿哪一樣不是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