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二章 清流外調,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翊鈞在收到這封章奏後,就召見了申時行問:“士民真欲朕去向蒼天求一下雨?”
申時行濃眉微展,而神色怡然地起身拱手回道:“回陛下,天下士民仰望甘霖已久,的確有怨天之心,這時若陛下真能向上天祈雨,確能顯陛下愛民之仁德,而使民更知是蒼天無道,非君不仁也!”
朱翊鈞聽後頷首,接著就道:“但師傅真以為朕去求,就能把雨給求下來?”
申時行從容回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陛下肯為民辛苦,於民而言,本身就是甘霖雨露。”
“師傅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朕在想,不能只是讓子民精神上得到寬慰,最好還是應該真的能求下雨來。”
朱翊鈞道。
申時行一時只得拱手:“還請陛下明示。”
“師傅可有發現,每每大雨將至,必有烏雲密集?”
朱翊鈞問道。
申時行頷首。
朱翊鈞又道:“所以朕早讓欽天監的人研究了最近五年的氣象,且總結出了幾條物候現象,知道什麼樣的雲出現後容易下雨,且朕還讓他們試著用石灰遇水有水產生的原理去試著想想能不能人為產生雨水,在去年,他們倒是想出了一個法子,就是用海帶與綠水還有燒鹼等製作出一種黃粉(碘化銀)放於特製爐中燃燒後,可藉助氣流上升實現降雨,也可用炮和鹽粉射入雲中!”
“但只適合天略微冷些的時候,所以朕想著再等些時候,待雲層也適合的時候再去祈雨,如此,或可真的能祈下雨來。”
朱翊鈞說著就對申時行道:“祈雨這事也就暫時不進行,待天涼一些,欽天監觀察到雲層出現變化時,奏於朕知道後,朕便下旨準備祈雨。”
“臣謹遵聖諭。”
申時行接下來便按諭票擬了王家屏的章奏,以需要待欽天監選定求雨良辰便於在天子祈雨安民心之時,也能用實學人為的方式來實現降雨。
“這分明是疏懶,不欲祈雨!哪裡是因為實學研究發現要求雨還得選時機!”
“本朝天子別的都好,就是對祭天祀地不及太祖勤勉。”
王家屏並不願意相信皇帝是的在等求雨的時機,而以為皇帝是故意拖延。
因為他很清楚,求雨大典很辛苦,歷朝很多君王不願意幹,因為求雨是要皇帝親自從宮裡徒步走到宮外祭壇區,然後親自拜天求雨的。
對於養尊處優的皇帝而言,這的確是個很辛苦的活。
王家屏也就本能地以為皇帝不願意辛苦。
於是,王家屏又聯合趙南星等上了第二封請天子立即祈雨的奏本,理由是旱情嚴重,不能再等,降雨皆由天定,心誠則必有雨至,而不是所謂實學即人力所能達到。
朱翊鈞未理,只讓內閣處理。
如今內閣已有分工,大學士張學顏就分管內政相關的事務票擬。
所以,王家屏和趙南星等聯名上疏的奏本就最終來到了張學顏手裡,由張學顏決定處理意見。
張學顏知道這看似一件希望皇帝立即祭天祈雨的小事,但卻涉及到皇權與士權誰做主導的問題。
如果他以皇帝的名義票擬時,准予王家屏等所請著禮部、欽天監等準備祈雨之大禮的話,那就等於自己從了士權。
而如果他以皇帝的名義票擬時,不準王家屏等所請之事,那就等於自己從了皇權。
這是有票擬之權的執政常遇到的選擇,即到底選擇從士權還是從皇權。
且因為這次王家屏等也的確是為社稷著想,為民意發聲,張學顏就更加不好擅作決定,也就選擇向首輔申時行請示,問申時行怎麼票擬。
申時行則瞅了張學顏一眼道:“還用問嗎?”
“陛下是有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