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紳服軟,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賜教。”
“作亂不能平息之地,禁參加院試、鄉試、會試三屆,或者更久,甚至永禁大比!”
張嶽說著就道:“至少,如果本堂招安要是完不成,就會這樣上奏,有延安府的明證在桉,陛下不會不信本堂之言,而覺得慶陽府是冤枉的!”
方永吉等慶陽府當地豪紳臉色大變。
“你們啊,何必與本堂置氣!”
“你們應該明白,延安府落得那般結局,非是本堂之願,實因當朝樞相推薦的那位協理大臣(李如松)不配合!”
“而他一不配合,你們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按照朝廷的心意來,別惹朝廷生氣!”
“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這個道理,不用本堂來教你,要知道,就算是本堂忝為他現在的上司,因他不配合,也只能秉公執法起來,不向陛下隱瞞一切,你們難道還能比本堂更能抗上?”
張嶽說後就道:“好好想想吧,真是要貴鄉三年無生員,九年無孝廉進士,那貴鄉的田主都得變成他鄉之人了。”
“范文正公有言: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為陛下分憂,是我等士紳責無旁貸的事!就算是災民因活不下去而反,我們這些大戶也是有責任為的,也是該配合朝廷招安他們的,因為這也說明我們沒有替朝廷疏導好民怨。”
“至少,我們方家是有負皇恩啊!”
方永吉這時改了口,且還感嘆了一句,露出羞慚之色來,然後向張嶽拱手說:
“為此,還請部堂代我們向朝廷上疏,就說我方家為贖未能疏導好民怨之罪,願捐糧三萬石以助招安事。”
“到底是南司寇方公之後,果然深明大義!”
張嶽忙讚歎了一句,就拱手道:“請放心,本堂會將貴府之事上奏。”
而慶陽府其他豪紳也紛紛因此表示主動幫助朝廷招安,也跟著拿出一些錢糧支援。
這些豪紳之所以拿出錢糧支援,則是因為他是真怕皇帝因為延安府的事一不高興將來把他慶陽府計程車紳真的都恨上了,而還是會下旨禁止科考,或者不點慶陽府的人為前三甲。
沒辦法,皇帝壟斷著官鋪子,在沒有確鑿事實被皇帝掌握之前,他們可以暗地裡幹對不起朝廷的事,但一旦被皇帝掌握了確鑿事實,相當於見了光,他們會比百姓還恭順,甚至比百姓還會多一分對皇帝的諂媚。
張嶽明顯沒有對李如松說謊,接下來的招安的確不難,慶陽府的豪紳在被他講了一番道理都很願意支援朝廷招安。
張嶽也因此笑道:“甚好,貴鄉的鄉賢還是很講忠義很守禮節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