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業萌芽,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曆十三年夏,一場急雨讓江南成了水墨色。

陸樹德卻無心賞這煙雨江南,只陰沉著臉。

但江南各大市鎮的僱工農夫們卻是因這雨下得急,倒更加閒散起來,三三兩兩的去了酒肆野店快活去了。

只新開的村莊社學還有朗朗讀書聲,出現在朦朧的煙雨裡,惹得人不禁駐足。

陸樹德也是在聞得讀書聲後才眉目舒展開來,他雖然見不得百姓懶散,卻是願意看見孩童勤學好讀的。

不過,少了牧童吹笛聲,對於陸樹德未嘗不又是一件不如意的事。

是的。

陸樹德尋了許久,亦未見何處草舍茅屋下有牧童躲雨吹笛。

這讓陸樹德有種江南孩童皆已入學讀書的感覺。

“回公的話,眼下讀書的孩童是比以前多了,為財主大戶放牛的孩童的確少了!”

“因而,我們這裡幾個相公乃至孝廉老爺都開始辦起了私塾,倒也不是隻為了培養族中子弟,而是賺錢!”

“誰現在願意花錢送自己孩子讀書的鄉民是一年比一年多呢,尤其是今年,清軍勾軍之事一鬧,再犟的人也寧肯自己多辛苦一些,也要花錢送孩子讀書以求功名了!”

“而因此反讓學生現在還有些發愁的是,這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這些老貢生只怕就更難中舉了。但又不能不準人讀書,何況,我們現在還靠著教人子弟為稻粱謀。”

陸樹德在高郵的一處驛站歇息時,特地詢問了一名當地的老貢生冒起德,冒起德也就向陸樹德說了當地的現象。

陸樹德聽後點了點頭:“這麼說,庶民的確因新政富足了不少,也難怪會有官吏要急著借清軍勾軍之事掠民,只是如今雖不準清軍勾軍,卻也不準違制役使軍士,使士紳受苦,實在是太過,難免有因噎廢食之嫌。”

“公說的是!”

“但即便朝廷不這樣做,軍士也沒以前那麼好役使了!”

冒起德嘆氣道。

陸樹德聽後便問:“這是怎麼說?”

“因為自剛峰先生總督南直時發動百姓設立農社和工社後,如今庶民立社之風大起!”

“軍士中也有所謂兵勇互助社的,連驛站附近的驛夫也有共助社,如果官府不給錢,想直接役使,他們也會鬧事,總之悍民越來越多,乃至裹挾與欺凌士紳,讀書人也越來越不受尊重了。”

冒起德回道。

如冒起德所言,自萬曆元年到現在,大明改革已有十多年,且已深化到改動禮法,明確用對外擴張奪外利的國策來惠民富國,故即便權貴官僚在分配製度上依舊拿走了增加的蛋糕裡的大部分,但也還是難免的透過各種直接間接的方式讓百姓也跟著增加了收入。

而人有錢後,尤其是在沒有生存壓力後,就會主動追求生活上的質量,也追求人格上的被尊重和自由,乃至是更多的權勢。

百姓也一樣,所以到現在的大明,個人主義已經開始出現。

大量庶民因身上有銅錢作響,自會更關注自己,更注重享樂,更願意消費,買各種好貨來滿足自己,也更願意讀書去關注社會,去提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官吏也不完全再有畏懼之意。

除此之外,讀書之風也的確開始更加盛行,人更願意在對自己和自己子女身上花更多錢。

大明的百姓們也一樣,尤其是江南一帶,大量庶民子弟讀書,不但男子讀,乃至女子也開始讀。

因為成規模化的紡織工業和軋染工業已經出現,大量女織工從家庭式生產變成工場式生產,再加上更好的紡織機出現,都要求女織工有一定的識字量,而便於管理。

所以,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女子私塾更是開始出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返回現實,女主追夫火葬場

天劍山的豆兒

妖孽修真棄少葉辰顧夢瑤全文閱讀

擎蒼

漂亮爸爸

柳三閒

帝色撩人

梁清墨

我有一家寵獸店

辰上生

八零:離婚後我重生了

簫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