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八章 士林眼紅,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句,就道:「要說這次礦利分紅,受益最大的還是天子,士民們沒敢大買認購劵,就連申吳縣等也沒敢大買,只天子以為儘快募集到足夠銀元為名,把沒有及時發售出去的認購劵用內帑買了,而這就便造成如今陛下內帑更為充沛,如此一來,天子不但兵強馬壯,還錢糧充足,你說這可怕不可怕?」
「非常可怕!」
陳經邦自問自答起來,又道:「士權徹底難遏君權也!」
「公說的是,這也是為何吾不支援挾民對外奪利的原因,就因為如此下去,必使人人皆富,進而尊卑紊亂,進而君無所忌憚也!」
**星跟著附和道。
「近聞陛下已下旨賜武清伯祭銀五千兩,另有兩千兩認購劵。」
「還有瑞昌公主選駙馬在即,陛下已下旨撥內帑十萬兩造公主府,採買東珠等。」
「雖然這是內帑,是為緩和皇親國戚對新政的不滿,但也不能這麼濫賞啊,而不知道用內帑做輕徭薄賦事。」
陳經邦說道。
「當諫之!」
「陛下之財,亦天下之財也,豈能如此靡費,而不節儉?」
**星立很是激昂地回答道。
明朝這一時期有一派自詡為正派的文官,主張輕徭薄賦,要求皇室節儉開支,且用皇室內帑收入來支應天下軍費。
這一派文官在歷史上漸漸的就因為多是在東林書院講過學的緣故,也就多被稱作東林黨。
所以,歷史上東林黨在泰昌年間和天啟即位初年掌控朝政時,所行的主要改革就是撥皇帝內帑解決天下軍隊欠餉和賑災問題以及稅重的問題。
而這一主張原本也沒什麼問題,皇室節儉開支,多出內帑錢解決內憂外患也無可厚非,畢竟江山是皇帝的。
但東林黨錯就錯在大把花皇帝錢的同時,自己所代表的官紳富商團體卻自己捨不得讓利解決財政問題,且以「官民兩便」和「貧不累富」以及「輕徭薄賦」的名義,將絲織業等非農業稅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還把優免額度擴大到士紳萬畝以下的田皆優免徭役,甚至把自己內部主張紳民均役的改革派也排擠出去,最終也就使得東林黨當政時,帝國稅收從六百多萬兩降到五百多萬兩也就罷了,但其中依舊有四百多萬兩仍舊是農業稅收。
「輕徭薄賦」,也最終沒有輕徭薄賦到農民身上,輕了個寂寞,為後面大規模農民起義打下了基礎。
關鍵還得罪皇帝,畢竟花了皇帝的錢,還沒讓皇帝看見外患的問題被解決,更沒有看見流民減少。
所以,歷史上的天啟皇帝於私於公,都會寧用一太監,也不再用東林官員。
**星也想拿皇帝的錢來為自己士紳地主「輕徭薄賦」,所以在聞知朱翊鈞花內帑於外戚皇親時,也就頗為激動,如自己財帑被奪了一般。
**星還只是背地裡吐槽一下,事實上,朱翊鈞花內帑示恩皇親外戚之事,已開始被外臣文官的諫阻。
順天府通判周弘論就因為眼紅皇帝這次賺的最多,卻只拿來厚賞自己皇親國戚,不是厚賞文臣,除了海瑞以外,便先上奏疏指責皇帝恩賞太過,不知節儉,不知輕徭薄賦以濟民。
「朕想怎麼花自己的錢,還要經過你們的允許嗎?!」
朱翊鈞在看到這份奏疏後倒也有些憤怒,而因此在閣臣公卿面前拍了桌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