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一章 流放宗室,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著,海瑞就看向楊巍、趙錦、王篆三人:
“害得三公今年無俸銀可領,海某慚愧!”
“無妨,能留得海公性命,別說沒有一年俸,就是沒有三年俸,也是值得的。”
楊巍強笑著說道。
趙錦和王篆也點頭強笑道:“是啊!”
只陳經邦和石星看著這一幕對視了一眼,而在回去後就於一茶樓對坐談起了此事。
石星先言道:“海剛峰又得了天大的名聲,老天真是眷顧他。”
“呵,貌似忠直,實極狡黠!”
“經他這麼一為,太后自慚形穢,自會開始對天子有愧,進而天家會和睦起來,但就是而從此對我文臣產生隔閡,也就更加不能做以母改子制之想了。”
陳經邦感嘆了起來。
所謂以母改子,是北宋年間司馬光等舊黨為廢新法,卻又礙於新法名義上是神宗立的,故廢新法有違拗先帝成法的問題,所以當時司馬光就想了個理由,說廢新法不是子改父制,是母改子制,故不算違背禮法。
陳經邦這樣說,意圖自然是不言而喻。
石星沒好多言,只微微一笑說:
“無論如何,潞王去東瀛已成定局,這樣就更加坐實東瀛為我中華土了,後世之君為保君德就不能棄之,而不得不將之也視為祖宗舊地了!”
“畢竟,後世之君哪裡能讓當今陛下承認是把自己弟弟圈禁到了外邦蠻荒?”
“如此,去東瀛貿易也就還是算是內貿,不再是出海外貿。”
陳經邦點頭:“陛下真是用心深遠!”
……
朱翊鏐養了一個月後,就去了東瀛。
而在去東瀛的路上,朱翊鏐倒是一直以淚洗面。
且在到達東瀛長崎被抬下船後,朱翊鏐就因看見整個長崎沿海一帶俱是棚屋茅舍,無一片瓦舍,而進進出出的人也多是矮小瘦弱,蓬頭垢面,神情麻木,便對來迎他的巡撫宋應昌說道:
“這是什麼蠻夷之地!是人能待的地方嗎?”
宋應昌道:“只是這裡是如此,因為這裡主要住的是倭人,進城後就不一樣了。”
而朱翊鏐呵呵冷笑,似乎並不願意相信宋應昌的話。
但一進城。
朱翊鏐就因見許多亭臺樓榭,街道也都寬敞明亮,鋪的都是青石板,更有鱗次櫛比的店鋪,且旗牌寫的皆是漢字,還有許多著湖絲蘇綢的女子,在一些閣樓上揮手招著,帶著嫵媚的笑容,更有吳儂軟語飄蕩在這裡的各處戲臺上,便道:
“好像也沒那麼差。”
而待朱翊鏐到了圈禁之府,就因看見庭院內站了二十個倭人孩子,便問宋應昌:“這是?”
“圈禁歸圈禁,服侍貴人和貴人親眷的婢僕還是要有的,如今倭人內戰,大量倭人為躲避戰亂不得不來東瀛為奴,所以是個漢人來這裡都能有許多奴隸,給貴人和貴人親眷找服侍的人也不難,且也都能控制在朝廷規定的花銷內。”
宋應昌回道。
朱翊鏐笑了起來:“看來這裡還是風流富貴地呀!”
“好像也沒那麼糟,皇兄原來還是念著我這個弟弟的,沒有真的打算讓我去蠻荒之地受苦。”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