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新政劇變,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的報亭裡取下了一份官報來看,而準備看看有沒有劉確賢的訊息。
結果,她卻看見,有官報報道說,朝廷將作寺設立了蒸汽動力研發館,而一時起了興趣,暗想何為蒸汽動力,如果用蒸汽動力帶動大紡車會比自己家的水力大紡車更有效嗎?
來娣之所以關注這個問題,是因為用水力大紡車的江南大織坊已經不只劉家一家。
許多豪紳大戶雖然因為劉確賢已是朝廷命官而不敢奪了劉家產業,卻也還是透過各種手段搞到了劉家棉布便宜的原因,也開始造出水力大紡車來,而劉家要想在紡織業繼續做大做強,是需要技術上進一步革新的。
不過。
對於劉家而言,現在技術上革新的動力還沒那麼大,主要是因為棉布市場還在迅速擴大,內部各大織坊主要精力是放在了擴大生產規模上,還沒有精力去提高生產技術,畢竟後者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
棉業市場的確一直在擴大,每年大明商賈都要從內地訂購大量棉布出關或出海。
尤其是在濠鏡為大明官府接管且透過王錫爵的改革,使去果阿和呂宋的貿易航線由大明市舶司名下的本國商賈來經營後,直接就進一步擴大了大明的棉布的出口量。
因為這些地方的棉業完全不能跟大明競爭,他們自己生產的棉布既沒大明的棉布便宜更沒有大明的棉布質量精湛,所以,當大明商人能夠比西夷番商這種二道販子去與海外土著貿易時更敢把價格壓得更低後,這些地方的棉業市場基本上就可以被大明的棉布直接佔領。
話轉回來。
正因為此,眼下來娣在只是瞅了一眼最新的官報訊息後,就把這個想法拋在了腦後,而只對自己的大丫鬟吩咐說:
“吩咐織坊,多招些貧家女孩訓練為新的織工,可以不用買斷賣身契,只僱五年,每月可以休四天,受訓期間也給工錢,照織工一半工價給!以免到時候又來打單子,結果織工不夠用。”
這大丫鬟拱手稱是。
“凡來我汪家織坊的外省織工,願為十年以上工的,給安家費十兩銀元,五年以下給五兩安家費!”
“如果有家人需要謀份差事,我們汪家必幫其解決。”
浙江這邊,織造大戶張家更是誇張,為搶人擴大生產規模,不惜出高價安家費去外省拉人,致仕的吏部尚書張瀚親自下的決定,因為他很清楚,他張家如果慢一步,新政帶來的棉業宏利,只會被別的富賈鉅商奪走。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