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皆因君聖,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朕喜歡你哪一點嗎?”
朱翊鈞突然笑問了一句。
李如松回道:“臣不知。”
“就是敢說真話!”
“論韜略,你不如陳璘;論協調,你不如麻貴;但唯獨實誠,遠勝這二人!且好在比劉綎更通達。”
朱翊鈞說著就道:“告訴朕,為何這麼說你父親?”
李如松答道:“忠孝自古難兩全,何況臣不揭發,等別人揭發,只會陷家父於更危難之境,而臣主動於其未犯大錯前揭發,算是盡全力保家父名節,臣非愚孝之輩也!”
“所以,臣與其瞞家父之罪,不如發家父之過,而保其名節!再則,臣相信陛下乃聖明之君,如同陛下相信臣一樣,不會因家父之過就也不相信臣。”
朱翊鈞神色凝重點了點首:“朕看你不只是實誠,是翻了跟斗的,徐渭果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朱翊鈞說著就道:“傳旨,準徐渭入錦衣衛籍之情,以其昔日抗倭與興明書院撫育忠烈遺孤之功,授錦衣衛指揮使僉事,另於錦衣衛內設講學司,由徐渭執掌,教錦衣衛官校明確何為正統的治國理念,且對新禮進行學習!”
李如松忙匍匐在地:“臣替恩輔謝陛下!”
“起來吧。”
朱翊鈞說了一句,就道:“錦衣衛也該加強一下教育了,也需要在執政理念上有所覺悟,光講忠義是不夠的!”
“畢竟是人就有主張,不讓錦衣衛對新禮有清醒認識,還一個個就真以為新禮建設只是文官們的事,難道就文官才是漢人,才該知道民族大義?”
朱翊鈞說的是被緝拿進京的錦衣衛千戶程英。
因為程英在被審問後,也主動坦白了自己為何沒有將調查新禮推行力度放在心上。
據程英說,他主要就是因為對新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就被吳善言等儒生忽悠認為推行新禮真的申時行等執政,是利用皇帝好大喜功的特點固寵撈錢,甚至對吳善言講的那一套存天理、滅人慾、重道德的理學更推崇,乃至還拜吳善言為師。
這讓朱翊鈞更加意識到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性。
所以,他得加強對錦衣衛的思想教育,也要像設執政學堂一樣,讓錦衣衛官員也接受思想上的培訓。
吳善言和李宗材沒多久就因結黨為奸商謀利而不切實執行新政,加上役使營兵,破壞國家武備,而被判了刑。
吳善言因主動招供,故保留全屍,判為絞立決。
李宗材則因為還擅離職守,做官期間,不經請示就去江南私會縉紳,還知情不報,被處以斬立決。
“行刑!”
沒幾日後,兩人就在西市牌樓被下令處決。
吳善言在被套上繩索開始絞殺時,只哭著對觀刑的官紳喊道:“諸公豈能忍武臣有告密之權乎?!”
吳善言話剛說完就被索緊喉部,而不能再言。
與此同時,李宗材也被一刀分開了脖頸,血流當場。
“他真是這麼說的?”
而吳善言的話,很快就透過張鯨的口傳進了朱翊鈞的耳朵裡。
張鯨拱手回道:“是的。”
“這老貨,還是對李如松的怨言很大!”
“也罷,傳朕旨意,讓侍御司擬旨給地方文官和宗室、勳戚、致仕名宦也發密奏專奏權,這樣他們需要忍的人就多了,至少不只李如松一個!”
朱翊鈞這時說道。
“是!”
而李如松接下來在京中見了戚繼光後,就北上去了邊鎮。
此時的九邊,也已是波詭雲譎。
炒花和把兔兒等虜酋準備大肆犯邊,而只等秋高氣爽的季節來臨。
雖然小冰河氣候現象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