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王國光談改革事,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此之外,宗室的改制也迫在眉睫,遠支宗室應該准予入仕,乃至近支宗室也應該取締一些限制。”
“畢竟朝廷不能既不讓其兼併田地,又不讓其經商取利,更不讓其為官做事。”
“眼下新政只是約束他們不得違法,不得並田,卻沒有解決他們本就因為限制束縛太多而坐吃山空的處境,如此下去,難免會有積怨太深的宗室會鋌而走險。”
“無論是增加進士舉人名額,還是減輕對宗室的限制,都是減輕天下肉食者對新政的不滿。”
王國光說後就道:“但太師老去已有數月,新政雖未廢,卻也一直沒有新的政策出現。”
“不作為的中樞執政,反而在利用唯恐天下不亂的言官們來加劇天下宗藩權貴官僚對新政的不滿。”
“若此時,有一位敢擔當的執政站出來,不廢新政但除錯新政中太嚴的部分,燮理陰陽,自然能使新政人人稱善,使中興可期。”
“你說的這些,方逢時、張學顏、梁夢龍、曾省吾、海瑞、王錫爵、王宗載他們都有所提到,都等著繼往開來,廣佈德澤於天下。”
“不過,眼下就是還差一位入主中樞,能有擔當的執政首揆。”
朱翊鈞道。
王國光道:“陛下聖明!”
“不過罪臣非翰林清流,於士林中難以被尊崇,能成為閣臣本就是受益於新政,若為天下首揆,反而更激起清流文臣們的逆反之心,如今更需要的是,一位既能讓清流接受也能讓俗流接受的大臣來掃尾善後,而罪臣自然是不合適的,何況,眼下天下缺專才,罪臣想請陛下開恩,準臣可得一教職,為國培養督司貿易錢法之才。”
朱翊鈞聽後沉吟了一會兒,然後點首道:“也行!既如此,伱還是回牢裡去吧。”
王國光拱手稱是。
朱翊鈞則又問道:“聽說,你在牢裡寫了不少生財與錢糧調控心得?”
“回陛下,罪臣的確在寫,為的是將來真的有機會教人時能派上用場。”
王國光回道。
朱翊鈞點首,然後沒再說什麼,只回了暖閣。
王國光則退了下去,只是他剛走出殿門沒多久,一內宦就跑了出來,將兩沓書冊遞給了他:“皇爺吩咐給公的,讓公參考著寫。”
王國光接了過去,就見這兩沓書冊分別著“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
一時,王國光就不由得在雪地裡怔了片刻。
“把暖轎抬來!送王公回去!”
這時,內宦又說了一句,就對王國光道:“天寒,皇爺賜公乘轎回詔獄。”
王國光聽後不由得轉身伏地叩首。
朱翊鈞這裡則把吩咐司禮監篩選出來的與彈劾改革派官員有關的章奏搬到爐火邊,仔細看了起來。
“彈劾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宗載誣陷劉臺,且甘認權閹馮保為乾爹,而自恃其私人,阿附權勢,謀害忠良,法當首論。”
“彈劾方逢時交結邊臣張佳胤、麻貴,而使其為薊遼總督與總兵宣府。”
“彈劾楊兆曾送馮保銀六萬兩,與之勾結,圖謀升官。”
“彈劾曾省吾交結內宦馮保,圖謀不軌。”
……
朱翊鈞念著這些奏疏後面色漸漸陰沉下來。
這些人無不是萬曆前十年執行新政的得力干將。
比如,其中王宗載在任江西巡撫時,硬是把豪紳聯合地方官僚借清丈機會,把自己的田乾脆全部強加於庶民身上的事揭發出來,乃至參劾了當時好幾個與豪紳沆瀣一氣的兵備道、分巡道,頂著得罪江西官紳的抱怨,推翻原有清丈結果,強行重新清丈,使得清丈這才真的實現了蘇小民之困,如今竟被這些言官說成是無惡不作的大奸大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