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怒斥張四維,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朱翊鈞於侍御司見到執政公卿時,閣臣王國光這時將他負責的紙幣一事奏稟起來。
朱翊鈞接了過來,看了看,問道:“防偽的地方在哪兒?”
王國光便給朱翊鈞指了起來。
朱翊鈞因而點了點頭,且道:“給先生也指指看看吧。”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左側:“先生覺得如何。”
但映入朱翊鈞眼簾的只是一張空椅。
張四維還沒敢直接坐過來,只等朱翊鈞讓他坐,他才敢坐過來,坐在張居正的位置上。
所以,此時朱翊鈞看的只是一張空椅在他左側。
朱翊鈞不禁悵然失神了片刻。
諸執政公卿也是一愣。
朱翊鈞則在過了一會兒後就彷彿剛才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而讓王國光把紙幣給其他公卿們看看。
其他公卿們看後也都沒異議。
朱翊鈞便道:“就照此花樣發行吧。”
王國光口稱遵旨。
而這時,朱翊鈞則突然問著張四維等執政公卿:“先生的諡號與身後加封議的結果是什麼?”
“陛下,禮部還沒議出結果來。”
張四維這時言道。
朱翊鈞聽後看向了張四維,沉聲問道:“怎麼回事?”
張四維起身回道:“啟奏陛下,元輔剛剛亡故,百官哀悼不已,一時都不願意承認元輔已故,故對追諡之事有些拖延,以致於現在都還沒議出結果來。”
“你不要跟朕說這些!”
朱翊鈞突然抬手指著張四維,叱喝了一句。
張四維一臉驚愕,接著就忙拱手道:“是!”
禮部尚書徐學謨也跟著起身拱手道:“回陛下,禮部議的是追諡文忠,但禮科那邊還沒同意,所以就耽擱了。”
朱翊鈞劍眉一橫:“說是讓你們議一議,其實不過是讓走個過程,但事實上,對於先生的輔弼之功德,還需要議嗎?”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徐學謨:“你告訴朕,需要議嗎?”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臣也是覺得,該直接定為文正的,只是禮部的其他同僚認為文忠更合適一些。”
徐學謨說著就又道:“但臣認為聖諭說的對,元輔的功績德望,本就不需要再怎麼議的,應該直接定為文正,臣回部裡直接就上題本!”
“這才對嘛。”
“先生臨終前讓朕重用你,朕發現,先生薦舉你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以朕看,光追諡文正是不夠的,得改江陵縣為太嶽縣,以先生的號命之,再免該縣賦稅一年,且三年內,每年院試,該縣縣學生員增加一倍取之,先生本人追封為荊州侯。”
朱翊鈞這才露出了笑容,且說了起來。
徐學謨頭上微微浸出冷汗,一時只強笑了笑,然後道:“陛下聖明!臣到底未及陛下想的周全,也未能盡察元輔當有之恩,實在慚愧!”
張四維這時則瞅了徐學謨一眼,然後就對朱翊鈞道:“陛下,因皇長子生,百官相繼上了賀表,禮科都給事中王繼光因而言說,現在法紀修明,海宇寧謐,堪稱政治安平。但文武諸位大臣,卻不知道陛下勵精圖治之意,只知敦促瑣碎急務,進而使徵賦斂稅無度,政令不合休養生民之意,朝廷內外譁然,喪失了扶植生靈之心。而認為朝廷應該在此大慶皇長子出生之機,盪滌煩事苛政,弘揚陛下的惠澤,使四海的百姓都感戴陛下的聖德,使人心大定,國脈得養。”
“此言頗傷時政,故臣不敢擅擬,如今只請陛下親斷。”
張四維奏後就躬身舉起了這道初本,且瞥了朱翊鈞一眼。
朱翊鈞沒有讓張宏去接這道初本,只一臉嚴肅地問道:“追諡的事沒有精力,藉著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