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拆分南直隸懨彔汦澞,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了土皇帝,對當地百姓的生殺予奪都是他們說了算。
朝廷的正稅雜稅和徭役,也因此只能攤派給沒有被這些胥吏豪紳控制的縣府城附近的自耕農,如此只能造成更多的自耕農破產,更多的流民出現,然後更多的流民流入到這些不受朝廷控制的新市鎮去。
進而造成看上去大明經濟是越來越繁榮,結果整個國家卻越來越虛弱。
朱翊鈞透過錦衣衛的調查,和海瑞等在南直的彙報,也清楚了這一點,便就下旨進行了這樣的改革。
除此之外,朱翊鈞還以,人口調查結果,與《萬曆會計錄》,對天下各司田畝稅賦情況對比結果,顯示南直人多且稅賦比率高,而一個巡撫管理明顯不夠為由,要求將南直劃分為江蘇和鳳陽(今安徽)兩省,增設江蘇和鳳陽布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撫按官。
但因南直本是龍興之地,政治地位特殊,故依舊保留南直稱呼,而設南直總督,以兩京部堂大員任其職,而總督江蘇、安徽兩省軍政,以保證本朝之財賦重地長治久安。
海瑞改任為南直總督兼掌國稅司,暫不還京,負責執行該旨,開始拆分南直,會同撫按,擬出拆分步驟,且負責向吏部薦舉相應官員任相應職位。
南直因為如今要增加許多官吏,朱翊鈞只有讓海瑞來負責這些新增官員的任命和考核,才放心,所以就沒打算讓海瑞提前回京。
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在南直的推行,則也因此在萬曆九年的年底正式完成推行。
“按國稅司提報,戶部統合計算出此次取消優免後,南直今年合計增加稅糧八十七萬石糧,稅銀增加九百六十七萬兩銀。”
戶部尚書張學顏也在萬曆九年年關於政事堂的財政廷議上,彙報了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新政推行後取得的成績。
朱翊鈞聽後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據清丈結果,江南豪紳優免田畝達兩千多萬畝,取消優免,增加這麼多錢糧,也不奇怪。
尤其是稅銀。
如今的江南早已不是天下的糧食中心,大部分豪紳大戶開始種植經濟作物,所以糧食收不了多少,但銀子卻是能透過改革收上來不少的。
不少江南官紳肯定都選擇了以銀折糧。
何況,江南商貿發達,免丁銀計程車紳家的人口多,真要收起丁銀來,增加的幅度自然是遠大於糧食增加的數量的。
而這時,負責度支司王國光則奏道:“啟奏陛下,總督海瑞報請蠲免南直田畝不足五十畝的自耕農之丁銀,臣核算需蠲免六十五萬兩有奇,如今特報於陛下知道,請陛下聖裁。”
“准予蠲免!”
“就讓海瑞下令各司將這六十五萬兩退免下去。”
朱翊鈞點首吩咐起來。
雖然免除六十五萬兩的丁銀,不過是免了新增南直歲入丁銀的零頭左右,分擔每戶小民頭上,免除的也不過是幾兩乃至只有幾錢銀子,但朱翊鈞很清楚,這對於一尋常百姓而言,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帶動的內需和就業價值也是很大的。
譬如同樣是優免五兩銀子,如果這五兩銀子優免到豪紳頭上,他會將這五兩銀子用來買奢侈工藝品或者打賞樂工戲子,而這帶動不了多少普通工匠靠此獲得營收,只讓個別技藝精湛的巧匠與藝術工作者獲得報酬,進而只促使精湛的工藝品與高檔藝術品出現,而不會促進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出現;
如果是老百姓則在得到五兩銀子,老百姓就會去增加日常所需,去改造房屋,或者購買各類農具,而為的是改善居住環境和提高耕作能力,且也讓大量普通工匠和普通作坊增加了收入,普通作坊還會為了薄利多銷,而想辦法提高生產率,促進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品出現,進而促使工業化出現。
哪怕是文藝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