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統一君臣思想,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瑞這麼做,是朕的授意。”
“朕給了他一道讓他酌情執行的中旨,而這道中旨,朕沒有告於先生知道,則是因為朕擔心先生恐不會願意讓朕去授意讓海瑞去組織小民鬥爭士紳。”
“畢竟以朕對先生的瞭解,先生是不願意看到庶民可以去威脅士紳的。”
乾清宮,西暖閣。
朱翊鈞在海瑞在發動南直百姓要求大地主減租減息和加工錢的事後,就單獨召見了張居正,且提起了此事。
他知道張居正肯定對此事有許多疑惑和不解。
而朱翊鈞則想把事實告知給張居正,順便看看張居正的反應,以做接下來的打算。
張居正聽後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驚訝,道:
“臣不敢瞞陛下,臣已有所懷疑,何心隱的話,想必的確陛下對有了影響,想必他們在詔獄裡的話也還是讓陛下聽進去了不少。”
朱翊鈞點首。
接著,朱翊鈞就道:“這是因為,先生想讓朕為堯舜,可何為堯舜,這個太模湖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若說能使國泰民安便是堯舜之君,民安的標準是什麼,是不做安安餓殍,還是不餓死於道即可?”
朱翊鈞說著就問起張居正來。
張居正想了想道:“陛下既然這樣問,臣也斗膽問陛下,陛下是不是心裡已不屑於為堯舜之君?”
半晌後,朱翊鈞頷首。
張居正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笑道:“陛下到底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人!”
“非朕不想為堯舜,而是堯舜成湯的成就太模湖!”
“若論疆域,本朝疆域是廣於他們的;若論人口,本朝人口是多於他們的;若論民眾幸福程度的,他們哪個時候,不少民眾還在茹毛飲血。”
“何況,他們還稱不上是真正的皇帝,畢竟他們那時的制度與現在不一樣的,真正的帝王是自始皇帝開始,才開始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
“但朕不知道始皇帝對自己的要求是什麼,以及在他心目中什麼樣的帝王,才是真正的明君賢主。”
“而朕,想立一個這樣的標準,且先這樣要求自己,並期望後世的帝王參照之!”
“首先是疆域要有一個標準,其次人口要有一個標準,最重要的是,本國民眾的富裕程度與受尊重程度,要有一個標準。”
朱翊鈞說到這裡就道:“如此就好界定了,論疆域,朕還沒收復河套呢!孝廟以前的我大明先帝們,朕是比不上的;論人口,則比太祖都厲害一些;而論民眾富裕程度與受尊重程度,先生覺得,朕能與唐太宗、唐高宗比一比嗎?”
“陛下說的這些,實在是令臣振聾發聵,也頗為驚駭,一時也說不出對與不對,而至於答桉,明顯陛下不用問臣,已經自己比照出了答桉。”
“臣腐儒一介,實在是不及陛下天資聰穎,而善發於見解獨到之問,以往也只知堯舜是聖主仁君,是讀書人一直期望出現的,而是不是堯舜一樣的聖主仁君,讀書人自會有評判。”
張居正說著就笑了起來:“而陛下剛才又提到標準,現在按照陛下的說法想想,讀書人評判誰為聖主仁君,其標準倒也是籠統的,甚至不統一,乃至頗多偏狹,如一旦對自己有恩,便是聖主仁君,而不問其對天下其他人是否仁德。”
“先生謙虛了,先生是神童出身,怎會是腐儒,朕的一些看法,想必先生也是一聽就知朕之意的!”
“不過,先生剛才的話說的也對,《漢書》有言:‘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朕自然是願意做先生心目中的聖主仁君的,但這個聖主仁君的標準,我們要實事求是!”
“確切的說,治國治學都得如此,並以此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標準與要求,比如朕需在幾年內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