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海瑞率親軍衛督稅,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稅的工作。”
“此人不但敢言,也敢為民請命,乃至為民直斥君過,所以讓此人管稅賦,朕是放心的。”
“正好他丁憂已結束,讓他直接去南京等國稅司的兵馬到來,便正式開始負責以後大明的各類徵稅之事,朕準他便宜行事,小事可獨斷,大事準馳六百里加急密奏。”m
朱翊鈞接著又說了幾句,且問著張居正:“先生認為如何?”
讓海瑞帶樞密副使官銜,相當於讓海瑞有調兵臨機處理軍事政變的權力,而帶戶部尚書官銜,就相當於讓海瑞可以過問戶部關於諸類所徵錢糧的排程工作,而帶右都御史自然是讓海瑞有彈劾地方不臣官吏的權力。
朱翊鈞這樣安排,自然也是早就謀劃好了的。
“陛下聖明,海公清廉且愛民,但又不畏豪強,而是令豪強畏之如虎的大臣,乃我大明朝利劍也!”
“讓海公掌國稅,則國家必能增稅而民不加負,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之新政,也不會只是虛有其表。”
張居正忙附和起來。
“那就如此下旨!”
朱翊鈞吩咐道。
張居正拱手稱是。
“另外,為防止負責徵稅的軍隊為豪右收買,給負責徵稅的設定一個特別津貼制度;”
“每年編入國稅司負責徵稅的親軍司官兵,發特別津貼,津貼具體定為多少賞銀,戶部先根據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推行後預計增加的稅賦情況來定,按照相應比例,劃定一個恰好能讓徵稅官兵不易被收買的程度。”
“相信官紳也不會下太大的本錢去收買,畢竟與其下太大的本錢,去收買所有徵稅的官兵,只怕還不如老老實實納糧當差划算。”
朱翊鈞繼續言道。
張居正依舊稱旨,且奉承道:“陛下此慮甚為全面,既如此,只怕親軍衛都想南下為天子徵稅,若一直只讓一些官將這樣,恐會令其他官將不服,不如陛下下旨每年一換,從親軍中輪番派去徵稅?”
….“先生說的是,不只親軍司其他官軍會眼饞,只怕邊鎮和地方官軍也眼饞。”
“這樣,從明年開始,讓各都司每年選軍表現紀最嚴明而戰績也最佳的武臣到京營任職,進行演練大比武,然後表現最優者選入親軍衛任職,負責徵稅,徵稅結束後,這些武臣可以留任,也可以升調地方任職。”
朱翊鈞言道。
因只是選武臣,而不是調動大批兵馬,而擾亂地方百姓與徒增錢糧消耗,使內外紊亂,且之前重組天子六衛,且大練天子親軍衛,本就是為了今日方便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之政,所以,張居正也沒有諫阻,也就頷首稱旨。
“親軍衛的戰鬥力得長久保持,侍御司得下旨給樞密院,要定期請旨調親軍衛各衛去作戰的地方輪戰。”
朱翊鈞又囑咐了一句。
張居正依舊稱遵旨。
於是,調兵參與徵稅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而朱翊鈞想到雖然海瑞是不會對官紳講什麼情面,但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海瑞徵稅的積極性,也就對張居正吩咐說:
“先生記得讓侍御司在起復海瑞總督國稅司的旨意中寫上,他海瑞讓官紳納糧當差的新政執行得多成功,為朝廷增加多少國帑,朝廷就按照一定比例拿出多少的國帑來免貧民之徭役丁銀!他的家鄉瓊州似乎貧民就不少,想必他海瑞是很願意為鄉梓與天下貧戶,盡全力去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事的。”
“臣遵旨!”
張居正瞥了朱翊鈞一眼,但最終還是沒多說什麼,仍舊繼續稱遵旨。
接著,朱翊鈞又道:“也不知道,海瑞丁憂回鄉後,有沒有在自己名下過繼一個子嗣。”
.
楓渡清江提醒您:看完記得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