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處置科臣,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姓,就要朕不施仁政,壞了言官按制封駁不宜重懲的例吧?”
“難道先生願意如此?”
“何況,他謝傑到底是天子門生,進士出身,又是敢言的,朕也不能就這麼將他棄之不用。”
“自己的臣子嘛,朕作為君父,該拯救一下還是要拯救一下的。”
“無論如何,讓他去拿東番島的亡命之徒與夷民歷練,總比拿內陸交稅耕作之百姓歷練要強,出了事,發生了民變,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禍患。”
張居正聽後忙口稱遵旨,沒再說什麼。
畢竟皇帝要歷練大臣,他也的確不好不讓皇帝歷練,阻斷人進步的機會。
哪怕他知道謝傑此去九死一生,是皇帝在變相殺人。
但他也無法拿的出任何正當的理由為謝傑開脫。
何況,他本身也不喜歡謝傑,這樣也利於震懾反對改革的人,利於他們這些執政公卿推行改革。
所以,張居正對於朱翊鈞的陽謀,也只能遵從。
朱翊鈞知道張居正作為文官,對於在規則內搞事情的文官還是會留些情面,比如歷史上哪怕反對他奪情的,他也沒有將這些人貶得太遠。
如歷史上,鄒元標也只是流放至這個時代已經被開發過,設布政司,而沒不太蠻荒的貴州。
劉臺更是隻被流放到遼東而已。
吳中興、趙用賢這些更是在歷史上只是罷官,沒有被流放。
但朱翊鈞不一樣,他是寧肯不講情面,也要把這些反對新政的文官放遠一點,讓他們創造一些開荒的價值。
畢竟文人士大夫開荒的效果的確比小民要好得多。
福建沿海那麼多百姓出海,結果上百年也沒幾個人建立起什麼政權,還被遠洋而來的西夷屠了一次又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