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處置科臣,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四維沒有回答張四教的問,卻在這時只盯著張居正所居的首輔官邸,道:

“紫禁城乘肩輿,又能居臺階最高之官邸,得是多志得意滿?”

“兄長早晚也能如此!”

張四教言道。

張四維沉下臉來:“那得先廢了樞密院再說!”

接著,張四維接著就又道:“只是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天子之意,而他張居正明是權臣,實則是在為天子壓制百僚?!”

“因為,沒誰會真的願意,讓天子真的再次兵強馬壯起來!”

張四教道:“不是說,是因為不想大的倭亂與庚戌之變再次發生嗎?”

“呵,倭亂與庚戌之變對我們這些大族人家來說有什麼要緊?!”

“哪怕是亡國,也不過是易姓改號而已,這天下無論是哪家為主,還得是靠士大夫替治理。”

張四維在自己弟弟張四教面前說的倒是比較直白,又因是在室外,能看清有沒有人靠近,也就更加沒忌憚,而說著就又道:

“不過也難說,張江陵、方嘉魚、王陽城這些人,或許是真的信了《左傳》裡的話。”

“那兄長也沒必要想太多。”

“無論是不是出自天子授意,現在這張江陵是真的不能讓其繼續掌權了,哪怕是真屬於天子之意呢,也得倒了張後,才能看清楚,這背後操權的是太后,還是天子本人,或者是司禮監大榼。”

張四教言道。

張四維頷首:“你沒說錯,只是倒張就得先讓其臭名遠揚,村婦小兒皆知其惡!”

接著,張四維就對自己弟弟說:“你回揚州後,把今日你看到的,記得花錢僱人把這事傳出去,就說連堂堂樞密使都為張家走犬,軍機大事不先奏天子而先奏江陵,這天下到底是張家的還是朱家的。”

自明孝宗從戶部尚書葉淇之請,將納糧開中改為納銀開中後,大量鹽商就開始內遷。

因為鹽商不用再在邊鎮搞商屯,以能就近產糧食,且換得鹽引,然後再南下換鹽,而是直接內遷至產鹽的揚州一帶,在戶部納銀換得鹽引後,就可以直接在揚州換鹽。

張四維的家族也因此早就開始有族人內遷,其弟張四教這一房就已先遷去揚州,且成了揚州的大鹽商。

……

“許多人將來都是必須要保住的。”

乾清宮。

朱翊鈞看著眼前寫滿名姓的屏風,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樞密院發生的事,他已經知道,乃至方逢時被顧憲成、李三才、魏允中三人攔住的事,他也清楚。

錦衣衛的探子與細作已經這些人說的話都告知給了他。

還是那句話,萬曆新政在財稅上的改革,讓朱翊鈞這個皇帝有了足夠的經費,去加強錦衣衛的情報工作。

朱翊鈞也就因此知道更多的事。

哪怕他,現在還只是居於深宮之中。

現實就是如此,任何事都得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上,當錢給的足,錦衣衛辦事也自然更認真。

忠義這些道德,也只能是讓人在經濟得到保障後,更願意選擇的東西而已。

對於錦衣衛而言,也是一樣。

皇帝銀子和權貴官紳暗中給的賄賂相比,前者自然更乾淨也更安全,也自然更願意拿皇帝的銀子,為皇帝辦事。

但如果皇帝不給足銀子,他們為了生活,也只能為權貴官紳幹活了,能不幫著暗害皇帝都算是有底線了。

朱翊鈞則也因此,更加深入地看見了,大明為何會在萬曆之後,不到三十年就迅速出現兩京先後淪陷,河山最終為建奴所據的結局。

在朱翊鈞看來,可以說,此時的大明朝堂就已經出現了將來那種結局的端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返回現實,女主追夫火葬場

天劍山的豆兒

妖孽修真棄少葉辰顧夢瑤全文閱讀

擎蒼

漂亮爸爸

柳三閒

帝色撩人

梁清墨

我有一家寵獸店

辰上生

八零:離婚後我重生了

簫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