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高拱倒戈,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拱,但絕不會真的在被皇帝勒令他致仕乃至賜死他時,就真的要抗命,乃至拉著戚繼光、逼著太后強行廢皇帝。
何況,劉瑊也知道張居正也做不到。
畢竟他清楚,張居正其實用人也多是以國事為重的君子,願意跟著他的人,不全是真的願意無條件聽他的人。
很多張黨重要成員,對張居正言聽計從,也僅僅是因為張居正的執政理念與他們一樣而已,僅僅都是因為大家都想富國強兵而已,而不是真的樂意,讓張居正一直壓制皇帝,乃至改朝換代。
朱翊鈞現在的確為難,也被劉瑊那難以掩飾的小人嘴臉,搞得心頭火起。
劉瑊瞥眼看出了皇帝的猶豫,但他只是以為皇帝懦弱而不敢真的在這時候突然與張居正撕破臉,也就為了給皇帝打氣,便在這時決定繼續拉高拱下水,便說道:
“陛下,高太傅昔日被張居正聯合馮保、戚繼光等構陷不說,據臣風聞,高太傅昔日並未說過十歲天子安能決事這話,不過是馮保在太后面前進的讒言,栽贓了太傅!”
“而太傅實際上的原話是:‘安有十歲天子能裁決政事乎’,而非‘十歲天子安能決事’,這兩句話雖只差了幾個字,但意思大為不同,前者不過是高太傅昔日疑馮保揹著陛下決政事,而認為陛下當時年少,不能獨自裁決政事才有此問,而後一句,被馮保刻意裁減幾個字後,竟變成了太傅有疑陛下年少便不能為天子之意,這明顯是栽贓!”
“陛下若不信,可召太傅細問!”
朱翊鈞聽後點首:“召高拱!”
劉瑊等小人在被清理門戶的張居正逼急時會拉高拱下水,是朱翊鈞早就預料到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和張居正決定要讓張居正清理門戶的事後,就去找高拱。
因為滿朝有實力代替張居正,又和張居正有矛盾而願意扳倒張居正的,只有高拱。
這一切都要從高拱當首輔兼管吏部時,搞了一項以儲總督之選的改革開始說起。
按高拱的原話說,就是“儲養本兵,當自兵部司屬始,而同時當中外更番,邊材自裕”,即增置兵部侍郎為總督,同時調任中央官員到邊鎮歷練為兵備總督之選,進而再作為將來的本兵即兵部尚書之儲養。
所以,隆慶萬曆初的許多督撫,其實都是高拱培養出來的。
高拱對他們也有培養薦舉之恩。
且不提王崇古、吳百朋這些人,就是現任兵部尚書方逢時,就是因為高拱培養提拔才得以在大同巡撫任上參與俺答和貢。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所以,如果是高拱代替張居正,方逢時這樣的人都是服氣的,而不敢說什麼。
只是說,高拱比張居正更狂更不易相處,所以,很多大臣還是更願意跟著張居正做事。
但如果皇帝硬要讓高拱代替張居正,他們也願意接受。
劉瑊現在也不喜歡高拱。
但他也是被逼急了,不得不強行拉高拱下水。
而現在朱翊鈞召見高拱,他自然是歡喜的,自以為反擊要成。
沒多久,高拱就來到了御前。
朱翊鈞也就問著高拱:“太傅,劉愛卿剛才替你伸冤,言王大臣桉實為先生與馮保構陷你而設計的一場陰謀,且說你沒有說過安有十歲天子決事這話?你且回答朕,你說沒說過這話?”
“陛下,臣說的是‘安有十歲天子能裁決政事乎’這話。”
“但陛下!這話的確也有孩視陛下之嫌疑!”
“所以,馮保即便刻意刪減而栽贓臣,但臣當時還是有孩視陛下嫌疑,當日被罷職,也的確是臣咎由自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