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子賜字,紅樓蘊大爺,撐死的瘦子,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城,武英殿內。
賈蘊恭敬地跪在御案下,靜候御案前的崇明帝吩咐。
賈蘊與賈政一同去順天府衙備案後並未回賈府,而是第一時間進宮呈情。
崇明帝面色如常,聽完賈蘊之事,開口道:“也罷,這本就是你賈族之事,
既然已經備案,那便去靈前守靈,莫要失了禮數。”
賈蘊知道崇明帝肯定知曉他一定會重回長房一脈,畢竟承爵之事還是崇明帝派忠順王來提點自己。
只是話雖如此,可不能直言,於是一本正經地開口道:“回陛下,臣自是為了禮數才來面呈陛下。”
“哦....”崇明帝聞言頓時起了興致,不曉得賈蘊又會說出什麼“歪理”,
便饒有興致地說道:“不去靈前守靈,反倒是為了禮數,這般胡言亂語,莫以為朕不會處置你?”
賈蘊恭敬回道:“陛下,古語云:“天地君親師”,君在前,親在後,臣為陛下近侍,自然當以陛下為主,臣之父親不幸罹難,特此面呈,准許臣回府守孝。”
崇明帝聞言嘴角微微上揚,他為何如此看重賈蘊,
除卻賈蘊頗有政務才能,
最為關鍵的便是賈蘊曉得君臣之禮,君父君父,
這個詞雖是簡單,可懂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或者說大傢伙都懂,只是裝糊塗罷了。
先前賈蘊便是這般與賈政說的,便是他也覺得並無不妥,這就是封建朝廷的禮法。
雖曉得賈蘊頗有諂媚之意,可崇明帝並不厭惡,諂媚歸諂媚,賈蘊亦是言行從一。
而且,賈蘊此話並不是僅僅表明君臣之道,最為重要的是在表態,賈蘊能承襲東府的爵位,無疑是崇明帝在背後推動,既如此,賈蘊也不能什麼表示也沒有,若是失了禮數,說不得天子會疑神疑鬼。
面對自己的大腿,賈蘊時不時地抱下才對。
果不其然,此時的崇明帝神色和藹不少,只見崇明帝和氣道:“本該如此,
也罷,
回府守孝去吧。”
賈蘊恭敬地行了一禮,
隨後又說道:“臣謝陛下榮恩。”
頓了頓,
崇明帝吩咐道:“賈蘊,拱衛司的事你安排妥當,待喪葬過後,你便繼續執掌拱衛司。”
喪葬葬禮所需時間為四十九日,這是喪葬的習俗,名曰為“做七”,就是人死後,子女每隔七天就要祭奠一次,先後祭奠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過後還需守一百天的哀悼期。
這攏共加起來也得花費五個月,近半年的時間。
大乾朝尊孔孟之道,按禮制本應守孝三年,即:“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父母去世,遊子需歸鄉守孝三年。即便是入朝為官的朝廷大員,亦要遵守這一原則,在守孝期過後才能回京繼續做官。若不遵守該原則,將會被時人視作大不孝。
但賈蘊卻不在此列,倒不是賈蘊特殊,而是大乾朝規制如此。
大乾朝沿用明朝禮制,即“武職無三年終喪之制。”
而賈蘊正是武職,不需遵守三年守孝的規矩。
朝廷自然在小家之上,若朝廷需要此人效勞,守孝自然要延後。
例如邊關大將,甚至不需治喪,披上半邊白袍,這種行頭就代表此人是服喪期間因特殊情況而上戰場的慰留武將。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武將回鄉守喪期間,前線突發戰事,朝廷臨時“起復”正值服喪期的武將。
大部分武職都會“去服治喪”,除卻喪葬,另會有一百日的守孝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哀悼期,而賈蘊正是這般情況。
不過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