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討董盟軍,勝利會師!閣下便是曹操?,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隸,雒陽。

盟軍大營。

中軍,大帳。

劉辨高坐上首,其下一干諸侯分列兩旁。

此刻,帳中端立著三人。

正中間乃是兗州刺史劉岱,此人身長七尺六寸左右,雖然穿一身甲胃,但眉目略顯清秀,面白、短鬚,帶著一絲儒雅氣息,儼然是個儒將。

左側乃是濟北相鮑信,此人身高八尺開外,面容剛毅,目若朗星,傲然立在劉岱身旁,渾身上下有凜然正氣激盪,甚得劉辨喜歡。

不過......

這二人在劉辨心裡,終究不過是配角罷了。

劉辨真正在意的,乃是立在右側,飽受爭議的曹操。

此人的確如歷史上記載那般,身高約莫七尺,乃是三人中最矮的一個,面色黢黑,小眼睛炯炯有神,細眉斜插入鬢,不似劍眉般那樣剛硬,卻給人一種心思深沉的感覺。

劉辨的目光掠過兗州刺史劉岱,落在曹操身上:“閣下便是驍騎校尉曹操?”

曹操神色略微一怔,似乎沒有想到,弘農王開口第一句話,居然是在問自己,而不是官職更高,關係更親近的漢室宗親劉岱。

“呃......”

略一停頓,曹操趕忙拱手作揖:“沒錯,正是在下。”

劉辨饒有興致地點點頭:“孤聽聞,你在汴水伏擊胡軫的兵馬,誅殺了其先鋒大將華雄,還帶領著延津方向的盟軍,強攻汜水關,對否?”

曹操眼神驟亮,受寵若驚,眼眶刷得紅潤,隱隱有淚珠在打轉:“沒想到,殿下竟然知道的如此詳細。”

相較於曹操波瀾壯闊的後半生,他的前半生則顯得簡單純粹,仕途坎坷,飽受打擊,卻又不改初心,真乃漢末諸侯中的一股清流。

雒陽北部尉時,曹操立志整頓吏治,設五色大棒,表明嚴格執法之態,時值靈帝寵臣蹇碩的叔叔觸犯宵禁令,曹操不懼強權,下令棒死,於是京城震動。

閹宦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將曹操這個愣頭青舉薦為頓丘令,明升暗降,調離京城,眼不見則心不煩。

做議郎時,曹操也沒有閒著,瘋狂上書,針砭時弊,直言不諱,但朝廷積弊已深,豈是小小的議郎能夠挽回,屢諫無果後,便不再力諫。

剿滅黃巾後,曹操因功遷濟南相,濟南官員貪贓枉法,攀附權貴,且當地祭祀之風奢糜,使百姓更加貧困,而歷任濟南相都是見怪不怪,甘願同流合汙。

但曹操不然!

他出手依然果決狠辣,直接將八位縣長就地免職,將祠屋搗毀,高壓之下,濟南國的風氣迅速煥然一新。

然而,曹操的治世手段沒有得到賞識,卻頻頻觸犯貴戚,因怕累及家族,在調任東郡太守時,曹操心灰意冷,拒絕赴任,辭官回鄉,做起了隱士。

在劉辨的眼裡,曹操的前半生就是一個不畏權貴,清正廉明,意氣風發的青年官員,舞臺雖小,卻掩蓋不了他的能臣風範。

在軍師聯盟專家的分析中,討董之戰是曹操人生的轉折,是他人生的分水嶺,從此以後,那個理想主義的青年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個重視現實、講求利益的現實主義者。

“當然!”

劉辨極其肯定地點點頭:“孤雖身在南線魯陽,但對延津方向的戰鬥,同樣非常關注,曹校尉的表現,孤心知肚明。”

“你與鮑國相起兵之處,足有兩萬餘人,而今卻損失過半,總兵力竟不足一萬,若非心懷匡扶漢室之念,豈能如此拼命。”

“爾等放心!”

劉辨深吸口氣,手放在心口上:“這一切,孤全部都記在心裡,今日能在雒陽見到二位,孤倍感榮幸,待討董結束,孤必有重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無限轉職,從小兵到萬人敵

恆安德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