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董卓懵逼,弘農王戰敗了徐榮?,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後軍佈陣推後十丈,除了要隱蔽某些不願人知的小動作外,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增加整個佈陣的戰略縱深。
程普之所以可以快速結陣,完成抵禦屯騎營的防線,除了把袁忠、陳逸當做緩衝區外,最重要的便是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這是步制騎結陣禦敵的核心思想。
因為,只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才能儘可能地抵禦騎兵的衝鋒之勢。
而騎兵作戰,最核心的一點,歸根到底就一個字:
勢!
只要打掉騎兵的勢!
那麼,他們就是砧板上魚肉,只能任人宰割。
當然如此結論,依舊是從成本考慮,單從戰損上來判斷,步兵的消耗依舊大於騎兵。
只不過,在這場戰鬥中,消耗的絕大多數步兵,全都是袁氏門生故吏的而已。
劉辨的精銳起到的是收割戰場的作用。
損傷雖然不可避免,但相對而言,在可接受範圍內,甚至遠遠超過了劉辨預期。
廣成關戰鬥推進迅速。
鄧芝的鴛鴦軍率先衝入城關,張振引大軍魚貫而入。
城外馮彥被生擒,其餘屯騎營兵馬,死傷慘重,不可勝記。
至此,廣成關之戰宣告結束,以劉辨為首的盟軍,大獲全勝。
廣成關。
劉辨端坐上首,其下一干諸侯,分列兩旁。
此刻,荀彧正在做斬獲彙報:“殿下,此一戰,我軍殺敵一千二百六十四人,俘虜敵軍三千八百二十五人,其中有輕傷員三百五十六人,重傷員八百六十四人。”
“......”
“另斬獲輜重糧草三千餘石,長矛、寰首刀、槍、戈、盾等兵器八千餘件,戰馬八百四十五匹,其中輕傷待康復兩百四十八匹。”
“俘虜其校尉級軍官一人。”
言至於此,荀彧闔上竹簡,面帶微笑地長舒口氣:“乃是屯騎校尉馮彥。”
陳王劉寵興奮不已,仰天狂笑一聲:“哈哈!這回可真是打了個大勝仗啊,本王怎麼也不敢相信,咱們居然贏了朝廷的精銳北軍。”
潁川太守李旻同樣驚詫,一臉的不敢置信:“北軍五營常年征戰,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沒想到會被咱們戰敗。”
“哼!”
陳王劉寵輕哼一聲,拍著胸脯傲嬌道:“李郡守可知這意味著什麼嗎?”
李旻拱手:“還請殿下不吝賜教。”
劉寵昂著下巴,目光掃過在場所有的諸侯:“這叫邪不勝正,天命在我,徐榮投靠董卓,乃是助紂為虐,逆天而行,不敗若何!”
“弘農王乃皇子辨,是陛下的嫡長子,是上承天命的真正帝王,此一戰終究證明,董卓可以廢掉殿下帝位,但卻難撼天命分毫!”
“此番誅殺董卓,必不久矣,殿下定然正位回宮,屆時再登大寶,振興漢室,指日可待,我等能與殿下同路,真乃三生有幸。”
李旻頷首點頭:“確實如此。”
對面的袁氏門生故吏,卻是一個個垂頭鎩羽。
尤其袁術遁走,了無蹤跡。
袁氏門生故吏約等於沒了領袖,在氣勢上更是被陳王強壓一頭。
雖然,此戰乃是軍師聯盟精心策劃的反制方案,但在袁氏門生故吏的眼裡,卻是因為他們的失職,導致劉辨不得不重新結陣,抵抗屯騎營的尷尬一戰。
即便最終贏了,但失職罪卻依舊擺在那裡,若是劉辨深究,當初他們嚷嚷著換陣的諸侯,一個都跑不了,全都有罪。
正因如此。
袁氏門生故吏才會眼睜睜瞧著劉寵、李旻一唱一和,卻不敢有半點汙言穢語,亦或者是爭搶功勞的言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