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魯陽會盟,群雄畢至!,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可選擇溯潁水而上,直攻取嵩山之上的轘轅關。”
“......”
眾諸侯雖沒多少實戰經驗,但卻各個讀過兵書,深知奇正相合的用兵之道,劉辨以魯陽一路為正兵,又欲溯穎水而上,充當奇兵策應正兵,一下子說到了眾諸侯心坎裡。
尤其是在陳國戰敗過黃巾,力保一方平安的陳王劉寵,更是饒有興致地點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
“竊以為弘農王不諳兵法,不曾想首日會盟,便令本王大開眼界,奇正相合,確實深諳兵法之道,而且嵩山險峻,通道不便,甚至連董卓都未曾重點佈防。”
“嗯。”
陳王劉寵喜笑顏開,對於劉辨目前的策略,表示贊同。
與此同時,他更加放心,弘農王年紀雖然大不,但完全可以勝任這一路的盟主:“本王贊同此方略,我軍確當如此佈陣。”
又有潁川太守李旻捻鬚贊同道:“轘轅關一路崎嶇南行,交通不暢,不過溯穎水而上,的確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扯淡!”
有贊同者,自然就有反對者。
當下,袁術便橫出一步,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大軍溯穎水而上,爾等可知需要多少船隻?咱們短時間內,如何備齊如此多船隻?”
“公路言之有理!”
跟著,沛國相袁忠開口道:“董卓身經百戰,又豈能忽略轘轅關要點,他之所以沒有在此重點佈防,正是因為此處不便鏖戰。”
“爾等能想到的,董卓焉能想不到?”
“哼!”
袁忠輕哼一聲,不懷好意地道:“這樣的策略,不過表面合適,但論實際操作,則差之甚遠,坐而論道,與戰國趙括又有何異?”
“袁忠!”
後將軍袁術立刻打斷:“你太過放肆了。”
袁忠揖了一揖:“兵者,國之大事;討董,國之大義!莫非我等只能服從,不能有異議?殿下既是南路統帥,自當聽取眾人意見,而非一人獨斷。”
“不是嗎?”
袁忠朝劉辨鄭重一揖:“殿下。”
劉辨只能呵呵了。
臥槽!
這就來了?chapter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