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孫堅震驚:南陽郡已經易主?,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堅真的是來討董的嘛?
或許,在普通人眼裡是這樣的,但在精通三國曆史的學者眼裡,卻未必如此,真實的過程可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
永漢元年(公元189年),董卓廢帝,袁術出逃;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孫堅殺王叡、張諮;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袁術據南陽;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術表奏孫堅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一月,劉表到荊州;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冬,孫堅討董,梁東之戰爆發;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孫堅與胡軫戰於陽人,史稱陽人之戰。
雖然,史書上記載的梁冬之戰,沒有具體到月份,僅僅只是以“冬”字代替,但農曆上的“冬”字,代表的便是十月至十二月。
換言之,梁東之戰不可能早於初平元年的十月。
這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孫堅自起兵以來,先殺王叡,又滅張諮,與袁術廝混在一起時,不過才二月,而他討董的第一戰梁東之戰,居然最早是在十月,甚至可能十一月、十二月。
那麼問題來了。
從二月到十月,中間有八個月的空閒,孫堅在忙什麼呢?
他如果當真是為討董而來,為何不像曹操一樣,直接開幹,一路往雒陽莽啊!
更奇怪的是,袁術雖然是後將軍,但也不過只有個南陽郡而已,因何表奏孫堅為破虜將軍,還要兼領豫州刺史?
自己兼領豫州刺史,不是更香?
憑什麼要給孫堅?
這顯然不合理。
按照史學家的推測,如此反常的舉動,更像是孫堅與袁術之間的一場交易。
咱們回頭再看孫堅的不合理舉動,因何要平白無故誅殺王叡?
難道孫堅真的容易被人挑唆?
且不說孫堅已經三十六歲,而且身經百戰,閱歷豐富。
如果他真是一個容易被挑唆的人,真不知道會有多少士族死在他手裡。
答案或許只有一個。
那便是孫堅企圖從王叡手裡奪過荊州,透過討董風波擴大自己的地盤與力量。
零點看書網
可惜,孫堅逼死王叡的事情,觸動了南陽士族的禁臠,作為一個寒門黑戶,如此這般殺到南陽,等同於向南陽士族宣戰。
而南陽作為漢末士族三巨頭之一,連四世三公的袁術都未必坐得穩,劉表當上荊州刺史後,更是直接把南陽丟出去當緩衝區,自己則坐鎮襄陽享清福。
南陽士族絕不是那麼好駕馭的。
孫堅靠莽勁兒殺過來,最終卻成了孤家寡人。
南陽太守便宜了袁術;
荊州刺史便宜了劉表。
前往討董,非自己所願;
後退回家,卻又被劉表斷了歸路。
現在的孫堅該怎麼辦?
只能與袁術達成合作協議,暫時歸附在袁術麾下,給人家當打手。
袁術知道孫堅有野心,小小太守滿足不了對方胃口,因此只能把未到手的豫州,提前給到對方,以安其心。
雖然,這一切全都是史學家的推測,但不得不承認,的確非常有道理。
孫堅絕非傳統意義上的鐵憨憨,這小子很有野心。
否則他也不可能從邊郡小吏,一步步爬到長沙郡守,又千里迢迢從大漢的南部,殺到中部,須知在討董的諸侯中,沒有誰,比孫堅更瘋狂。
而在他得到玉璽後,便要匆匆返回江東,更是證明了他的勃勃野心。
“歷史果然沒有那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