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古今辯論!桓睿硬剛,針鋒相對!(為500月票,加更!),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記載曰: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於濆泉。”
“此事何其簡單,不過是說莒國的叛徒牟夷,帶著三座城投奔魯國,而魯昭公不在國內,由魯國人接受了牟夷,莒國則興兵攻打魯國,後被魯國在濆(pēn)泉擊敗,如是而已。”
“濆泉,地名也。”
“可是......”
話鋒斗轉,桓睿義正言辭,聲音洪亮:“何休如何解釋?他說:此時魯昭公不在國內,大臣擅自接受別國叛徒,甚至因此興兵打仗,致使天怒人怨。”
“魯國的老百姓盡皆在抱怨,致使這怨氣鬱結,結果竟在戰場上,憑空出現了一個噴泉,‘欲以明天與人相報應之義’,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而在《春秋左氏傳》中,則是記載作蚡泉,蚡泉者,地名也,非是什麼微言大義,更非上天對我等的警告,僅此而已。”
“此外......”
桓睿繼續道:“《春秋》中記載:魯隱公十六年正月,宋國接連發生兩件怪事,一是天上落下了五塊隕石,二是有六隻鷁(yi)鳥,倒著飛過宋國國都。”
“可何休如何解釋?”
“石者,陰德之象也,鷁者,品德耿介之鳥也!石頭自天隕落,鷁鳥倒飛,便預示著宋襄公要敗亡了嗎?”
“而宋襄公此人,不聽子魚耿介之言,剛愎自用,第五年被楚國抓獲,第六年徹底落敗,這就是‘五石六鷁’的象徵意義?”
“依在下之見,這不過是斷章取義的附會之言罷了,強行將其糅合在一起解釋,是否有些危言聳聽,強詞奪理?”
“隕石自古便有,鷁鳥倒飛,不過狂風而已,怎麼偏在宋襄公這裡,竟具有如此深刻的意義,甚至都關係到了前途命運?”
“哼!”
輕哼一聲。
鄙夷的暴擊,彰顯至極。
劉辨聽得也著實有些道理,暗自與軍師聯盟溝通:“這桓睿還行,至少沒那麼多彎彎繞,他的確是在敘事,尋求歷史的真相,這一點值得表揚。”
“辯爺別急。”
軍師聯盟非常有耐心:“桓睿敢於當庭瘋刺今文經,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等這老東西露出尖牙利爪,恐怕也不遜於孔融分毫。”
“恩。”
劉辨心念一動:“放心吧,我沒那麼容易衝動。”
軍師聯盟心滿意足:“很好!一定要沉住氣,現在時間才過了不到一半而已。”
劉辨內心澹笑:“不到最後,絕不輕易下結論,更不會胡言亂語。”
軍師聯盟:“沒錯,正是如此。”
果不其然!
桓睿接下來的言辭,一個比一個兇。
他從災異、讖緯開始噴擊,甚至又轉到了微言大義,短短半刻鐘時間,便把今文經學者的火力,全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然而......
就在鑼聲響起不久。
他立刻轉入到總結性的言辭:“適才孔文舉口中的王化政策,實是避重就輕,含湖其辭,根本沒有落在要點上。”
“陛下的施恩令內容是何?正是廢除了口賦、算賦,減輕了百姓壓力,而在《周禮》中,朝廷這兩樣稅,只對閒民收,與陛下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者,陛下方才在前不久,宣佈了私田公有化的政令,這一點同樣與《周禮》中的均田契合,卻略有不同,這便是託古改制的成功典範。”
“若非陛下以古文經學治國,南陽焉能有今日之兆,百姓豈能有今日之富足,陛下若是能堅持託古改制,振興漢室,必不在話下。”
尼瑪!
劉辨再吃一驚。
今天,他算是徹底重新整理了,不要臉的底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