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董卓震驚!被迫革新城牆夯築工藝!,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便另尋藉口,朕只有一個要求,要讓外界心服口服,讓長安挑不出刺兒來。”
“這......臣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恩。”
劉辨點點頭:“自己想辦法最好,朕只是給爾等提供一個思路,至於過程如何,朕不會操心,那是你們發揮的餘地。”
荀或、郭嘉齊齊拱手:“喏。”
“好了。”
劉辨大手一揮,轉而言道:“關於豫州的事情,便商議至此,現在咱們來聊聊這幫大儒,聽說他們已經自覺分成了數個派系?”
郭嘉哂然笑道:“沒錯,的確如此,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古文經一派,今文經一派,至於其內部,大致是按照五經劃分。”
自古便是文人相輕。
他們雖然沒有行伍那樣直接,以拳頭大小、軟硬絕高下,但拿嘴皮子鬥爭起來,絕對不比行伍們決鬥要弱。
這還沒怎麼著呢,就已經在內部產生了小團體,等以後在辯論會相遇,保準會是一場空前的大決戰。
“有沒有......”
劉辨試探性詢問道:“深得古文經、今文經儒生,共同尊敬,亦或者至今沒有選擇抱團的儒生?”
“有!”
郭嘉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北海鄭玄,他與范陽盧植乃是師兄弟,同出馬融門下,但確也深得今文經學者的敬重。”
“在目前進入南陽的大儒中,鄭玄是受拜訪次數最多,影響力甚至已經超過了司馬徽的儒學泰斗。”
“恩。”
跟專家預料的一樣。
鄭玄在儒林中,地位絕對是超然的:“你且繼續,還有誰?”
郭嘉一揖:“其次便是司馬徽,他精通古今文經學問,而且汝穎、荊襄士族盡皆拜訪,甚至連一些益州士族,同樣會去拜訪。”
“陛下放心。”
言至於此,郭嘉趕忙補充道:“司馬徽沒有透露過半點訊息,他們只是在聊古今文經,探討經學相關學問。”
司馬徽畢竟是發起者,而且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徵辟大儒入朝為官,在這幫儒生中,自然會有超然的地位。
這是司馬徽能位列人氣第二的直接原因,否則憑他閒雲野鶴的性子,只怕能進入前五,都算是上天垂憐了。
“除了司馬徽、鄭玄以外呢?”
這倆人是劉辨意料之中的,甚至已經成為內定的裁判。
但這遠遠不夠,劉辨還需要一些有分量人,來鞏固權威的地位。
“這個......”
郭嘉皺著眉,沉思片刻,眸光驟亮:“許慎之子許衝,古今文經兼修,甚得家學真傳,不過他算是鄭玄弟子,因此名聲不顯。”
“許衝!”
劉辨暗自思忖時,軍師聯盟提醒道:“辯爺,《說文解字》便是許慎主編的,而且經學大師馬融,對許慎極其推崇,曾公開表示過,對於五經的研究,沒人比得過許慎。”
“他之所以能被古今文經學者,共同尊重,乃是因為在《說文解字》中,雖多采用古文經說,但亦有今文經,兩者有了一定的融合。”
“原來是他呀!”
劉辨這才想起了許慎。
軍師聯盟則繼續道:“辯爺,這個許慎可以用,《說文解字》是東漢時期的字典,專家可以對其進行最佳化,爭取讓它變成一部合格的工具書。”
“以後在庠序階段,《說文解字》必然會是初學者必備的書籍,就像是現代社會,小學生手裡的字典,是一個道理。”
劉辨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轉而言道:“許衝?朕記住了,此人要重點關注,他上報的是哪本書來著?”
荀或拱手:“《春秋公羊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