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劉協,哪裡走?,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北斗,師資力量的問題,難得倒別人,一定難不倒你。”
“啊,這......”
鄭玄一臉難為情的模樣,眉頭皺得極高:“陛下,此前豫州、徐州的庠序,已經將老臣的上千名弟子,全部消耗乾淨了,實在是抽調不出更多人。”
“康成兄。”
不等皇帝陛下開口,一旁的盧植便搶先一步道:“你名下的弟子已經全部用上了,那不是還有別人的弟子嗎?”
“我可以跟陛下表個態,寫信回幽州范陽,從族中抽調一些有學識的人出來,充當朝廷庠序的講席。”
“他們或許在學校中,難以任教,但在庠序中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以及基礎的算術,還是沒有問題的。”
劉辨大喜,抬手指向盧植:“你瞧瞧,這才是朕的司徒!鄭老應該向盧公學習,發動一下身旁的儒林鴻儒,讓他們帶著弟子出來授課。”
“朕別的不敢保證,明年庠序講席的俸祿翻一倍,每年一百石,學校講席的俸祿,至少在兩百石,甚至更多。”
“教化育民,乃國之根本,事關國運發展,自當從娃娃抓起,萬不可輕視,朕自當竭盡全力做好此事,還希望爾等能助朕一臂之力。”
呼—
鄭玄長出口氣,當即欠身拱手:“既然陛下開了金口,老臣又豈能拒絕,您放心吧,老臣回去以後,便給那些朋友寫信,讓他們盡皆出山,為了大漢的教化事業而貢獻力量。”
“好!”
劉辨滿心歡喜:“能得鄭老相助,朕何愁不能將教化事業,長久地推行下去,將來我大漢之中興,必有鄭老鼎力相助之功。”
“切記。”
劉辨叮囑道:“有何需要,儘管跟盧公開口,他若是做不了主,儘管來皇宮尋朕,朕一定會全力相助。”
鄭玄欠身拱手:“陛下如此重視百姓之教化,老臣又豈能不鼎力相助,您放心,即便將來四海歸一,臣依舊會竭盡全力,保證各地庠序學校的師資力量。”
“如此甚好!”
劉辨暗鬆口氣,不住點頭。
但旋即,劉辨話鋒一轉,聲音頓時軟了下來:“不過鄭老,庠序不比學校,畢竟是更高階的教化,裡面的內容朕希望能多元化一些。”
鄭玄皺了皺眉:“陛下此乃何意?”
劉辨倒也沒有廢話,從龍桉一旁取過提前備好的資料,遞給鄭玄:“這是朕暫時擬定的章程,裡面有關於學校的一些思考。”
“當然!五經、算術,還是有的,只不過會挖的更深一點,但朕還希望將幾何、格物等課程加入其中,不知鄭老可能找到精通此道的講席否?”
鄭玄直接愣在原地:“這個......怕是沒那麼容易,但臣一定會盡量去做,還請陛下放心。”
劉辨點點頭:“朕自然相信鄭老會竭盡全力,如果實在湊不夠人數,朕可以試著去培養一些,先從基礎開始,然後每年深造,誠如現在的庠序教師。”
按照之前的約定,鄭玄麾下的弟子,在各地當庠序的講席,然後等冬季時,返回南陽,統一接受深造培訓,然後開春以後再行返回庠序教學。
劉辨非常清楚,以目前漢末三國時期的人才儲備,想要快速完善庠、序、學、校的立體教育體系,簡直是難於登天。
沒辦法!
劉辨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來傳授一些知識,爭取將各個學科先普及,然後再想辦法進行提高,這可比打天下要難得多,而且沒有絲毫捷徑可以走。
鄭玄皺著眉,輕聲道:“墨家學者精通格物,而且奇巧閣劉曄可以為師,陛下不妨命他主授格物,至於物道,問道館的太史通可以代勞。”
“而且......”
鄭玄捏著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