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懷才不遇,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董卓輕哼一聲,對於劉辨,不置可否,轉而望向李儒:“文優,關於弘農王,你意下如何?”
李儒一揖:“在下以為,如今司空的聲威已足夠,再對弘農王下手,只怕會激起民怨,令士林震怒,那些不服司空的官員必趁機作祟,引導輿情,如此只會適得其反。”
“至於弘農王殿下......”
說到這裡,李儒沉吟了片刻道:“正如其所言,不過是孤家寡人,已然掀不起什麼風浪,只需派人盯緊,別再給司空找麻煩即可。”
董卓哂笑一聲:“文優言之有理,我可沒時間陪個瘋子玩!”
“李方。”
“末將在。”
“弘農王那裡別管了,派人盯緊便是。”
“諾。”
跟著,董卓擺手示意李方退下,轉而又問:“文優啊,近日閭里間有流言說,士人想讓幽州牧劉虞回京,借他之手來制衡我,此事你怎麼看?”
“這個......”
李儒沉吟了片刻:“在下以為,士人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為司空一職,掌監察及水利、營建之事,卻不掌軍,而司空手中握有雄兵十萬,此不合朝廷法度。
幽州牧劉虞則不然,他乃先帝親封的太尉,是武官之首,加之他手中有兵,若能回京,定可藉手中兵馬制衡司空。
再者,劉虞在幽州素有人望,深得烏漢民心,他若起兵回京,烏桓突騎必然追隨,這股力量雖不如西涼驍騎,但也絕不可小覷。”
“沒錯。”
董卓聞言,茅塞頓開:“定是如此。”
李儒當即接上話:“所以咱們的當務之急,是不能讓劉虞回來,而且要名正言順的掌握軍權,二者缺一不可。”
董卓試探性問道:“那不知,文優可有妙計否?”
李儒輕聲道:“妙計不敢當,不過一拙計耳。”
“哈哈!”
董卓心下狂喜:“速速道來。”
李儒拱手:“司空可借陛下之手,給劉虞下詔,冊封他為上公大司馬,繼續替朝廷鎮守幽州,而司空則趁機改任太尉,掌控軍權,豈不是兩全其美?”
“此外......”
李儒補充道:“司空可令侍中劉和給劉虞寫封家書,書中無需多言,只需聊些家常即可,劉虞素來愛子,定會投鼠忌器,不敢起兵入京。”
董卓大喜:“果然妙計,但上公大司馬一職,是不是太過了?”
李儒搖搖頭:“非也,大司馬不過虛職,司空無需憐惜,您只要將太尉掌控在手,輔之以軍權,則雒陽萬軍盡皆名正言順。”
董卓狂喜,當即決定:“好!就這麼辦,文優啊,你才華橫溢,足智多謀,一個小小的主簿,著實埋沒了你的才幹,從今往後,你便是司空府的議曹掾。”
李儒急忙拱手:“多謝司空提攜。”
董卓擺手示意其不必多禮:“行了,起來吧。”
李儒起身。
“文優啊,我一直有個疑惑,不知你能否解答?”
“司空旦言無妨,儒定知無不言。”
“好。”
董卓咧嘴一笑:“既如此,我便直言了。”
李儒拱手:“在下洗耳恭聽。”
董卓長出口氣:“實不相瞞,我自開府以來,唯有你一人主動來投,其餘士人皆是我強迫來此,我實不知你因何來投,可否實言告知?”
“自然可以。”
李儒點點頭,毫不猶豫:“不瞞司空,在下此前雖是博士,但因出身貧寒,即便腹有謀略,亦不得施展。
聖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下毛遂自薦,只願報效國家,僅此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