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軍改,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三十三章 軍改

也在這個時間,女真部落揮兵北上,開始了自己長達十年的合併統一女真部落的行動,在長達十年的戰爭中,他們不斷積累起勝利的信心,等十年後,他們擁有了與遼國不相上下的龐大軍隊,才開始與遼國正面作戰——就此,金人的歷史又回到了原先的軌跡。

二月,遼人得到臨海軍都失陷的訊息,朝野震動。這時代,有火器出售的唯有宋國,他們立刻派出使節,責問宋國,這位使節在遼國大臣的重託下,於二月初從遼國上京動身……與歷史軌跡不同的是,他沒有從真定府附近度過黃河,而是直接去了天津,僱用當地商人的海船前往登州,拜見了北洋事務局的官員之後,由北洋事務局官員引領著向京城進發。

二月,鐵騎軍原先的軍官被送到廣州,開始在學堂裡學習騎兵戰術,與此同時,大量的鐵騎軍被調入湖洑山區,他們裝備上新的戰馬,開始在山中以剿匪實戰當作訓練,進行全面換裝。

奇怪的是,趙興給他們裝備的新式戰馬並不是他們所期待的耽羅駿馬,不過這些戰馬也不差,個個身上都打著遼國軍馬的烙印。某些士兵曾奇怪趙興手中怎麼有如此大量的遼國戰馬,但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趙興是遼國貿易的發起人,他能從遼人手裡搞到大量的軍馬,也就不足為奇。

疑念消失後,鐵騎兵士卒不免嘟囔:“哈,遼人窮的已經開始賣軍馬了。”

遼國的軍馬確實不錯,吃苦耐勞,能夠在山地連續賓士數小時,這讓鐵騎軍如虎插翼,二月末。鐵騎軍順利完成剿匪任務,開始回防杭州,進行最後的整編。

當他們抵達杭州邊界的時候,新命令下來了,總數三萬人的鐵騎軍將被削減到一萬五,同時,剩餘計程車兵薪酬將增加三倍。但與此同時,為了削減費用。新命令要求鐵騎軍取消馬鎧,全面換裝成一支輕騎兵。

稍後,換裝之後地鐵騎軍在驚疑未定中調返杭州,被裁減下來的鐵騎軍士兵則在當地每人分了五十畝地、三十貫錢安家費、外加軍中淘汰下來的戰馬作為耕作馬。隨即,鐵騎兵冗餘對這次裁減歡聲雷動。

中國老百姓要求很簡單,五十畝地雖然不多,但有耕馬,有安家費。讓他們能在山區過上中產之家的生活,這也是他們奮鬥終身所期望達到的目的。

但他們不知道,留下的鐵騎兵士兵一邊行軍一邊漲工資,等他們進入杭州,薪水已經漲到了每月十貫錢。而條件則是需要自己僱用兩名僕兵負責擔任後勤支援……隨後,這支宗室子控制的最後軍隊,徹底變成“趙興化”。

隨著鐵騎軍地入境,南洋事務局連續釋出各項新法令。於是,宣和元年成了後人津津樂道的“律法年”。因為這一年裡,新法律法規滿天飛舞,朝廷方面用每月一個新法的速度,重新界定“祖宗規則”,而趙興的南洋事務局用一月十個律法的速度比賽著出臺法規。

當月,朝廷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大宋以前的政治成果,正式界定“藍田公約”下的鄉老議政體制。由此,大宋將鄉一級地行政單位移交百姓自治。

除了最基礎的行政單位外,朝堂上層也發生了重大變革,仿造趙興的南洋衙門公文流程,大宋執政堂又頒佈了議事法,明確規定帝國事務的議決流程,即:政事堂根據各部門意見做出“貼黃(處理意見)”,官家只能只對貼黃行使否決權。若三次否決政事堂意見不改變。則官家必須同意。

同時,為了幫助皇帝處理龐大的公務。士大夫決定將門下省交出由皇帝直接管轄,這個相當於現代秘書系統地體系,將由皇帝直接任命與管理,隨後,宋徽宗宣佈“門下侍郎”可以直接參與執政會議討論國事,由此,大宋朝堂由“左右相”並存過渡到“三相共立”……

士大夫們忙著理順政治體制,增加“士大夫共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