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呀,塞爾柱分裂了”,趙興感慨的嘆息了一聲。
強大的塞爾柱分裂了,部分人加入了羅馬教廷一方面充當僱傭軍,部分人則融入阿拉伯世界,此後,塞爾柱作為一個民族已經不存在了。
趙興不知道這正是原先歷史的走向,他以為是陴路支王子的意外崛起,使得王權鬥爭中,失敗方不得不走向分裂。他不知道,宋人地意外插手雖然使塞爾柱的王權鬥爭變的更加殘酷,但並沒有改變歷史的大方向。只是由於這個意外,在王權鬥爭中,陴路支王子意外地逐漸佔據上風,他正在努力把自己在宋人身上失去的財富從他兄弟頭上搶回來。
稍停,万俟詠又說:“陳不群還傳回來一些模模糊糊的情報,都是支離片段的訊息,我們從西洋使團那裡得到一些訊息加以印證,可以確定:歐洲方面數個國王參加了那場戰鬥,而我們艱難運抵耶路撒冷的絲綢、茶葉、瓷器受到了追捧,獲利豐厚,以至於商人們紛紛僱用更多的武裝護衛,冒險走向那條商路——陴路支的閒人都被他們僱用一空,現在有許多塞爾柱人正從其它地方趕過來,希望能被我們的商人僱用。”
“游擊戰,我能想象那場戰爭打成什麼樣子了,在那片聖地上雙方都採用了游擊戰,騷擾戰——戰爭形勢一旦轉換成這種方式,那將是一個巨大地泥沼,我看他們再打上兩百年也打不出結果……好得很,願他們打的越厲害越好,我們趕緊打通商路,好兩邊賣錢。
糧食,尤其是糧食,雙方的農民都去打仗了了,他們國內一定缺糧,而我們這裡穀賤傷農,看來,官府收購農民糧食這買賣,絕對有賺頭。”
王明叟不知道趙興剛才與侯蒙的商議,聽趙興解釋一番後。他皺著眉頭反駁:“官府收購糧食,這是一項仁政,我贊成。可賣糧給遼國,這未免有支敵嫌疑,大人還是再考慮考慮,這樣的大事不是說做就做的。”
趙興用那句著名的話回答:“彼亦是華夏之民。”
不等王明叟繼續反對,趙興又眯著眼睛,憨厚的說:“遼國連年戰爭。敝國漢民也是我們地同胞,我大宋乃君子之國,不忍看著同胞兄弟受苦,故此開放糧食貿易,還決定從貿易盈餘中拿出一部分錢來購買糧食,對遼國百姓予以賑濟。這賑濟糧一半撥付給遼國官府,任由遼國官員散於境內漢民,一半需有我國官員發放。凡是遼國漢民,都可以從天津城領走十升米,以度過荒年——這事必須在除夕之前完成,讓天津城抽清餘糧,我立即用大船給他們送新糧去。”
免費賑濟遼國百姓地這個名義實在大義凜然。連王明叟都不好再出言反對了,他皺著眉頭,猶猶豫豫的說:“交給遼國官員發放賑濟糧,我怕這些糧食到不了百姓手裡。離人,這事還要考慮考慮。”
侯蒙不解地眨巴著眼睛,做生意還能做成這樣,要把部分盈利拿出來免費送給人,把賑濟糧交給遼國官員發放,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嗎,怎麼素有狡猾之名的趙興會幹這樣的傻事?
不過,趙興這項舉動可以說是拯救了百萬百姓。士大夫們對這樣的義舉是不敢公開指責的,侯蒙眨了眨眼,勉強讚歎:“此仁政也,遼國百姓必然感激涕零,從此,我大宋與遼國當永息干戈——僅此一項,也不知節省多少軍費。”
當趙興露出憨厚微笑的時候,帥範就在翻白眼。他知道趙興又打主意害人了。聽完侯蒙話時。帥範馬上露出鄙視地神情,肚裡評價:又一隻傻鳥。你知道什麼?趙興向來做事喜歡拉攏“利益共同體”,他用賑濟的名義白送給遼國官員一批糧食,就是拉遼國官員下水,讓遼國官員來共同維護這項貿易。
這是傾銷,此舉今後不知道會使多少人破家,沒準那些人破家之後,還要感激我們這位大人的仁心呢。
趙興笑著回答:“遼國官員想侵吞那批糧食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