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我不玩了(大結局),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煩。

四大經略使中,首先趕到的是實力最強的鄜延路經略种師中,一進興慶府王宮大門,他忘乎所以的仰天大笑:“兩百餘年了,我種家與馗名家仇殺了兩百年,我種家列祖列宗啊,你們睜開眼睛看看,我的雙腳正踏在李家小子的宮殿上……哈哈,李家那個小崽子呢,這麼一個無膽鼠輩臨陣脫逃的懦夫,竟然使我大宋偷吞了上百年。”

小種經略說的也不對,李家人並不是個個都是懦夫,不過,亡國之君都有相同的特色——不肯承擔責任。正常的歷史上,宋徽宗是這樣,那位西夏最後的國君、遼國最後的國君、金國最後的國君都是這樣,也包括滿清,他們在自己應當承擔責任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選擇逃跑,這是不足為奇。

种師中得意洋洋,鍾家歷代的拼搏終於見了成效,這一刻,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種家列祖列宗集體穿越了,他被靈魂附體,他左顧右盼,他志得意滿……他發現大殿內氣氛不對,在場的所有人都陰著臉,沒有勝利的喜悅,沒有戰勝者的驕傲,沒有人在意他種師中。

趙興嘆了一口氣,扔下一封信函,淡淡的說:“我本以為他們是同黨,沒想到我最大的敵人竟然是他們。”

眾人都悶悶地不開口,种師中上前撿起那封信函,這是一封彙報朝廷動態的急信,好笑黃庭堅等人,自以為封鎖了宮禁就以為可以隔絕訊息,他們不知道,書寫聖旨的小吏當中既有以色列人,也有黃州程氏家族的人,他們將聖旨的內容謄錄下來,用最快的渠道預先通知了趙興。

聖旨上寫著:朝廷援引“奪幽燕者亡”的祖訓,犒賞趙興滅西夏之功,又根據趙興的建議,對趙興實行“封建”,封他為大東海耽羅島“王”——這是封建制的王,不像過去空有一個封號,沒有實際領地的“王”。封建王,意味著他有權在自己的領地內實施高度自治,甚至實行自己的法律。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每每傳說的所謂“裂土封王”。

這種賞賜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當然,正常的歷史上,大太監童貫因為幫助宋朝奪回了幽燕,宋徽宗兌現祖宗的諾言,封這個太監為王,也是絕無僅有。這種現象只能發生在政治氣氛特別寬鬆的宋代,只能發生在因商業氣氛濃厚而格外重視政府信用的宋代。

不過,童貫的王是一個封號,是奴隸制下的“山寨版王爺”,而趙興這次封王,雖然是趙興自己打下的海外領,但卻是貨真價實的封建王。

這份賞賜不可謂不豐厚。

种師中揚了揚手中的信函,正想說幾句賀喜的話,但看到大家的臉色都不對,他又埋頭繼續看信函的下文。

看完了下文,种師中脊樑骨冒出一陣寒意,表面上的客氣,當不了證,這份信函之所以讓所有人神色陰沉,是因為朝廷在賞賜完後,順手解除了趙興所有的差遣,滅夏戰場的指揮權已經移交小種經略,另外,朝廷顯然對陝西將領也不放心,信函中接著說,朝廷將派出數位宣慰使,全權接管戰後的善後事宜。

另外,朝廷還將調遣數位京城官員,緊急趕赴西夏,擔任新佔領土地的鎮撫使——當然,宋國國內目前也調不來多餘計程車兵,因此新來的鎮撫使手頭無兵無將,因為是從京城候補官員中臨時選拔的,所有他們也沒有任何從政經驗,根本無法應付戰後西夏混亂的局勢,所以……所以朝廷要求四大經略使分鎮西夏四大軍司,幫助新任鎮撫使擦屁股,在新任鎮撫使要求他們滾蛋的時候,他們還必須二話不說,立刻捲起鋪蓋卷乖乖走人。

“抗旨,抗旨!這樣的糊塗旨意是誰寫的,黃庭堅、張商英腦子糊塗了,這樣的旨意都敢附署,我要抗旨”,小種經略跺著腳咆哮。

這是宋代,宋代官員有權利抗旨,小種經略的抗旨不是為了趙興,而是為了自己。

這眼看就要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