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九章 最後的勇士,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添油戰術,在這段峽口逐次投入軍隊,跟我打一場消耗戰。我準備的很周全,但西夏人,可敬,即使在最危急的關頭,他們也不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氣。好吧,我尊重勇者,我會讓他們獲得一個光榮的死。可惜他們忘了,西夏已經跟我賭不起了,我的軍隊拼光了,大宋還有百萬軍隊,上億百姓,而西夏只剩下這點人了。”
戰鬥的開場很乏味,成千上百的西夏人披上國中最後的鐵甲,義無反顧的衝向對面的宋軍,與此同時,很多西夏人繞到遠處,開始攀登峽口處的山樑,在山樑頂部的戰鬥以宋軍的退讓結束,退走的宋軍將山樑上堆積的油桶推下山坡——剛才,正是這些油桶散發的氣味,使夏軍產生了警覺。
這還沒有完,最後撤離山樑的宋軍拋下了幾支火把,這幾支火把引燃了山峽口滾下的油桶。西夏人知道這種石油的性質,他們沒有徒勞無益的、想在乾旱的戈壁灘撲滅石油大火,便順勢撤離了峽口——只是這樣一來,前方已發動衝鋒的西夏鐵甲勇士,就孤立無援的被隔絕在火焰前方,橫亙在宋軍的槍炮面前。
時代已經進入了火藥時代,火藥時代的火器軍遇到了冷兵器隊伍,有四個簡短的字,對這場戰鬥進行評價:排隊槍斃。
被隔絕在另一頭的夏軍主力,忍受著熱浪的燻烤,焦慮的傾聽者峽口另一端傳來的劇烈槍聲。宋軍的槍聲很整齊,然而卻連綿不斷——是的,很整齊。
夏軍真不應該在鐵門關這個地方與趙興火器軍正面對撼。他們弄錯了時代,他們以為在火藥時代,戰爭的勝利與否,人可以憑藉士兵的勇氣、以及將領的個人努力就能輕易獲得,可惜,火藥的爆炸力不是個人努力就能抵擋住的。
鐵門關峽口很窄,這麼窄的地方士兵要排列衝鋒,一個橫排最多排十個人——如果士兵帶的是刀,距離相鄰計程車兵要留下一米的間距,這是一個揮刀距離。如果士兵帶的是槍,這距離要短一點,因為槍是用來刺的,左右距離留半米就夠。但如果是狼牙棒等重型武器……
偏偏夏軍勇士酷愛狼牙棒這種武器,以前他們認為用這種武器敲擊在漢人腦殼上非常有成就感,但現在他們遇到的是五十人為一橫排的火槍隊,擅長五段擊、九段擊的大宋南洋火槍隊,僅僅用一個指揮的兵力堵住峽口,就把西夏最後的勇士一個不落的全體槍斃。
剩下的宋軍士兵很悠閒,他們散佈在峽口兩翼,悠閒地瞄準半天,用打獵的心態狙擊著偶爾從山樑處翻山過來的勇敢者……當槍聲停歇的時候,宋軍火炮兵鬱悶的帶著哭音哀求:“兄弟們,高抬貴手,放兩個人過來,讓咱們炮兵也開開葷——這滅國之戰眨眼就結束了,今後這樣的軍功可不是百年一遇,兄弟們啊,你們肉,給咱也留點湯水。”
炮兵在那裡哀求,可步兵還不滿意呢,他們撇著嘴,衝整裝待發的龍騎兵哭喪著臉:“夏軍也太不成氣候了,滿打滿算,衝出火牆的也就三千人,山那邊還有小五萬吶,全讓騎兵兄弟吞下去了。若我們這點功勞還是快肉,騎兵兄弟撈到手的,那是龍蝦。”
龍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馬刀和火槍,馬上火槍重新裝填不方便,所以每位龍騎兵身上都長長短短掛了六七枝槍,他們是宋軍中最驕傲的貴族,養活一枝龍騎兵的費用,足夠養活十倍數量的步兵、三倍數量炮兵。
然而龍騎兵的機動性卻不是後兩者所能比擬的——隨著一聲令下,龍騎兵跑動起來,他們數量不多,也就兩個指揮,約一千人的模樣,隨著軍官的號令,這兩對龍騎兵不緊不慢的向鐵門關兩側跑動,此時,無事可幹的宋軍步兵羨慕的目送龍騎兵慢悠悠的放著槍,讓胯下的戰馬緩步爬上遠處的緩坡,看著他們的身影隱沒在山樑下。
稍停,軍令傳來:“派兩個都上去,鞏固山樑陣地——這大火今天是滅不了了,全軍做紮營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