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章 炮擊戰,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火藥!”趙興舉著望遠鏡觀察著,他回答:“這是霹靂火球,配方中含有砒霜,所以那煙有毒,夏軍這是想把旋風炮的石彈換成霹靂火球。”
宋軍終於開始發炮了,進入攻擊位置的衝鋒舟竭力與最大射角打出一炮,這一炮飄過夏軍的城牆射入城中,掀起一片煙柱。
“好,能夠打到城裡就好,命令各船依次發炮,用火力壓制城內。”宋軍這一炮彷彿擰開了水龍頭,城牆上頓時飛起了無數的瓦罐,那些瓦罐飛到空中的時候都冒著濃煙,有的瓦罐射的遠,勉強打到江邊,但更多地瓦罐卻沒有夠上宋軍在岸上地士兵。
岸上的宋兵還在忙碌著,他們手忙腳亂地擦拭著進水的炮膛,不斷的有士兵從船上拆下木板,在岸邊鋪設一條木板路,稍停,一個冒著濃煙的瓦罐滾落在船上,瓦罐居然沒有碎,一名宋兵起腳將這個瓦罐踢入江中,頓時,黑煙止歇。
夏軍的反擊軟弱無力,但相持許久,終於夏軍人品爆發,一枚瓦罐正正的擊中了一門火炮邊忙碌計程車兵,砰的一聲悶響,瓦罐碎裂,隨即,一股硝煙升起,火光捲住了那名宋兵,使他成為一名火人,這名士兵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發覺無法撲滅身上的硫磺火,他一個魚躍,縱身跳入江中。
江水中,那名著火計程車兵還在掙扎,他拉住了一具夏軍的屍體,勉強在淺水中撲騰,此時,岸上的宋軍不管不顧,奮力發炮。
轟!第一門炮炸膛了,炮邊躺到了一片人,但緊接著,血泊中爬起幾名宋兵,他們向其餘的火炮跑去,幫忙他們固定炮位。
轟!第二門炮打響了——不光西夏人人品好,宋軍的人品也不賴,這一炮擊中城牆,似乎落入西夏人的火藥堆中,炮彈才一落地,西夏城牆抖動了一下,緊接著。夯實的城牆彷彿流沙一樣流淌到地,城牆上,更大的爆炸聲響起,江水都在顫抖。
岸上形勢緊急,江邊炮擊的宋船也不講究隊形了,他們不間歇的向城中發炮,炮彈時不時地在城中激起一股股煙柱,而此時。夏軍已經失去了反擊能力,岸上的宋軍終於架設好了火炮,開始向城中炮擊。
炮聲響個不斷,趙興不停的用望遠鏡掃視著城中騰起的煙柱,此時,城中已經燃起了大火,整個城市上空都籠罩著黑煙,黑煙向江邊飄散。又立刻被江風吹的若有若無。
趙興舉起手,感覺一下江風,嘴裡還嘟囔:“二月春風似剪刀,清明節前的風,又寒冷又幹燥。”
稍停。趙興繼續舉起望遠鏡眺望城中,嘴裡還難以置信的問:“鐵鷂子呢?負贍子呢?步跋子、標牌軍都在哪裡,這裡可是邊陲重鎮?”
源業平回答:“按西夏的記載,西夏方面只在右廂甘州路駐兵三萬人。以備西蕃、回紇;在賀蘭(今寧夏銀川西北)駐兵五萬,天德軍這裡只是一個哨所,何況西夏是遼國地屬國,從沒有跟遼國打過仗,故此城中沒有多少軍隊。”
趙興點了點頭,一擺手:“我先走了,留那十艘衝鋒舟在這裡,接應岸上的人。”
趙興的戰艦在江心中調頭。繼續向上遊駛去,在他身後,炮聲依舊隆隆響個不停,直到當日夜間,趙興依舊可以聽到草原上回蕩的炮聲,遠處,天際間,天德軍已經像一根火柱。冒出了濃濃的黑煙。它的火光映紅了東側的天空。
此時,軍官來彙報:“太師。先鋒舟已抵達河岔口,前面就是河套,東側是主幹流,水位較深,直通黑山威福軍司,西側是枝幹流,水位較淺,但沿途沒有大的軍鎮。請太師下令!”
所謂“河套”說地就是這裡,黃河在這裡出現分支,形成一個口袋型的地域,兩股河道之間是數個縣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原城,而黑山威福軍司就設在主幹流上,並在主幹流邊修建了著名的兀刺海城。
“進入北套,目標兀刺海!”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