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勢,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境,陝西的奏章朝廷向來重視,聽到陝西報災地訊息,黃庭堅也趕到了紫宸殿,除了他之外,還有開封府府尹王欽臣,樞密院樞密使劉逵、御史臺右正言張耒。
張商英說這個話的時候,張耒嘴唇動了一下,黃庭堅嚴厲的瞥了他一眼,張耒把話又咽了回去,王欽臣顯得瀟灑,他仰臉向天,輕鬆的說:“趙相公要求地數量很大,按他的計算,海外至少需要二十萬廂軍,連上家屬,大約有一百四十萬人。陝西是邊境,恐怕一時抽不出那麼多兵來。
道君(宋徽宗)昔日興起花石綱,蘇州、兩淮普遍受難,這些地方人口稠密,不如釜底抽薪,將那些受害的百姓人家全部編入廂軍,許諾朝廷以南洋之地予以補償。具體如何補償由趙離人發愁去。我們不管。”
張耒的動作張商英發覺了,黃庭堅的阻止也讓他心驚肉跳,他拿起幾份奏章,心有餘悸的自言自語:“巧啊,趙離人這奏章恰好解決了朝廷的難題。”
張商英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瞥著幾位大人的臉色,劉逵臉上表情一片茫然,黃庭堅等人若無其事,張商英又思索了一下,扔下奏章回答:“就這麼定了,從陝西編練廂軍,再從蘇州編練受災百姓……南洋地地一畝才數十個銅板,如此一來,(道君皇帝造成的)百貫左右的損害,怕要折算成千畝土地,若有萬貫損害,折算的土地怕是一天都走不完,百姓這下也該滿意了。”
張商英說完,又嘆息說:“兩年了,這兩年過去了,我們還有擦不完的屁股。”
黃庭堅沉默不語,他拱一拱手,告辭而出。張耒與王欽臣緊緊跟隨,張商英衝劉逵呶呶嘴。小聲叮嚀:“快派一個大閣跟隨,聽聽他們在說什麼,我懷疑這裡頭另有名堂。”
廂丁的編練以及軍隊的調動屬於樞密院管轄,劉逵是韓忠彥舉薦的舊黨人員,嚴格地說他是傾趙興地黨派,但如今韓忠彥去世,使他地立場有點搖擺不定,聽到張商英地吩咐。他趕忙叫過來一名太監,叮嚀幾句,這太監馬上出殿而去,不久,太監返回,彙報說:“黃相公走入宣德樓門洞,曾仰天嘆息一句:‘趙離人又手癢了,瞧這架勢。恐怕是西夏。’”
“西夏,西夏能有什麼?”劉逵茫然的瞪大眼睛。
張商英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他慢悠悠的回答:“韓相公辭世後,推薦侯蒙候元功接任北洋衙門。歷來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是由三宮出任的,侯蒙雖負士林聲望,但畢竟是一名州官,朝廷的意思是別遣宗室子出任北洋衙門提舉。而以侯蒙為職官。”
張商英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舊黨的大本營,朝廷要派遣一名宗室王爺出任北洋事務局地寄祿官,而這名寄祿官掛了北洋事務局的提舉頭銜,卻並不到任,實際上的差遣官還以侯蒙為主。只是身為差遣,侯矇頭上不能罩上“三師”的頭銜。
劉逵點頭:“朝廷既然已經定了,還請儘快下令,以免北洋事務局空懸職官。”
張商英拉完了關係。接著又談正事:“黃魯直在趙興身邊待過數年,熟悉趙興的脾性,他這麼一說,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只是我納悶,陝西廂丁移戎,跟對付西夏有什麼關聯?”
劉逵若有所思:“趙離人的心思我猜不透,當初韓相曾說過。趙離人設計圈套。總是一個套一個,後手不斷。唯有事到臨頭才能恍然。黃相公既然如此說,那一定是有根據,或許趙離人是想訓練陝西廂丁,但這對朝廷也有好處。朝廷不花一個錢,讓趙離人安置數萬廂丁,這種不會有錯吧。”
張商英點頭:“本相昔日聽呂惠卿與章惇老大人都說過,趙離人設計的計謀,最擅長用蜜糖裹住大棒,初一看,這計策甜蜜無比,對你大有好處,但等到你添光蜜糖,就會發現裡面是冰冷地鐵棒。
今日這計策,初一聽對朝廷確實有利,但我卻猜不透,這蜜糖裡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