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
七月七,趙興帶著龐大的艦隊返回杭州,當時,廣州彙報他抵達訊息的邸報剛剛刊行天下。
沒有人注意到,趙興抵達杭州的時間是五月,而他只在廣州停留了十餘天,這期間有近兩個月的時間差距。
除了一些感覺敏銳的海商見到趙興行程的報道,不知所謂的嘀咕了一聲:“廣州到杭州,只需三五天的功夫,太尉居然走了一個半月。”
但這些海商的疑惑,讀書人卻沒有在意。在他們的感覺中,朝廷邸報剛剛刊載趙興抵達廣州的訊息,他又返回杭州了,這速度已經夠快的了。他們並沒有在意趙興行程上有兩個月的時間空白。
七月不是自廣州順風航行到杭州的時間,大多數人把趙興行程的延誤歸結為海路漫漫。而隨艦計程車兵對他們這兩個月的行程也保持緘默,只是有心人從趙興隨船帶回來的大量南洋貨物,多少猜到了一點內幕。
趙興隨船帶回來的還有五十萬杆燧發槍,原本新槍製造出來後,舊的燧發槍已經準備停產淘汰。但軍械局的鼓動驚喜的發現,舊槍居然賣的很火,趙興一口氣下了一張百萬的單子,而且價格給的不低。隨後,兩廣經略司又聯手宣佈開放民間火器貿易,大喜過望的軍火商們立刻降低了對趙興《後裝火槍管制令》的牴觸情緒,開始興高采烈的擴大生產,而這批五十萬杆燧發槍就是他們多年以來的庫存。
滿載燧發槍的戰船吃水很深,趙興返回杭州的時候,時間已經接近錢塘大潮的潮期了。由於卸貨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戰船隻能靠上杭州灣外圍地蕭山碼頭。等趙興下船的時候,已經正午了,隨從們拉過來幾匹戰馬。也趕過來幾輛馬車,趙興擺手拒絕了馬車,拉過一匹戰馬騎上,輕鬆的揮舞著鞭子,在明媚的陽光下,興沖沖的向家中走去。
宋代治安狀況的良好是令後來的人為之髮指的,即使在宋徽宗大興花石綱,將百姓殘害地苦不堪言的時候。皇帝依然青衣小帽,就帶兩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太監穿梭於京城汴梁的街道,尋找“人情茶館”讓人幫助他傳遞約會的資訊。所以在宋代,無需擔心刺客的危險,即使一個望縣的武裝力量只有十五名步弓手,行走在這樣的城市也無需擔心有人身傷害。
當日正是七月七,這個時間剛好是夏收結束,南方大多數地方已經結束了秋播。古代中國這個時間正是“祈巧日”。祈巧日地主力軍是婦女,她們燒香參拜織女,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所以,街上往來的都是身穿豔麗服裝的婦女,她們結伴去織女廟中上香。這種結伴出行的日子,對於婦女來說就是節日,許多婦女手中還提著籃子,瞧她們的模樣。哪裡是去拜神,分明是打著這個藉口,從丈夫與父親那裡祈求一天地休息,藉此遊玩而已。
祈巧日不是宋代的官方節日,所以地方官並不放假,但工廠放假,在這一天裡,工廠主都依舊傳統放女工們去求神拜佛。他們也希望自家的女工能夠心靈手巧。
滿街都是喜氣洋洋呀的婦女,登徒子自然也不肯放過這樣地節日,他們穿著輕薄的薯莨紗,搖著從日本進口的金絲摺扇,滿街的招搖著,引逗著婦女發出一片咯咯的笑聲。趙興就在這片咯咯的笑聲中催馬漫步,瞧他的樣子很自得其樂。
馬車上坐著一丈青與秋日,她們受到節日的渲染。撩開車簾。從車廂裡探出臉來,觀望滿街地喜慶。不時的還評價著街上婦女的服飾,嘴裡嘖嘖稱讚不止。
宋代的祈巧日已經逐漸演化成“鬥繡日”,杭州當地風俗,婦女們會在這一天穿上自己刺繡的作品,滿街招搖。宋人的《碾玉觀音》這曲戲中,女主角就是在祈巧日戴上自己的繡帕上街,從而被王爺看中,收入府中,成了王府御用繡娘。
這是一個祈求創造力的節日,現代七月七已經演變成“年度拐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