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想算計別人,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城方向的大院落,此刻,整個院落裡除了他的人,其他人都沒有靠近,這讓他無所顧忌的站在屋頂,取出瞭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營州城。

他現在拿得望遠鏡是海上了望用的,體型遠比當作把玩件的那件精巧望遠鏡龐大——而後者現在正在張用手裡,他舉著那件精緻小巧的望遠鏡,裝模作樣的觀察著營州城。

鄧御夫沒有分到一副望遠鏡,但他顯然對望遠鏡也有看法,兩人在前面張望,他在背後低聲嘀咕:“籤判,這東西可是軍國利器,可千萬不能落在那夥女真人眼裡。等他們上來了,你們二位一定記得收起。”

屋頂邊的樓梯傳來一陣響動,趙興快速的將望遠鏡收起,揣入懷中,張用也跟著動作,等夾溫清臣的腦袋在屋角露出頭來,兩人已作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指著夕陽下的營州城評論著。趙興做得更像,他甚至學著孫悟空的姿態,手搭涼棚,眯著眼睛眺望。

夾溫清臣沒有爬上房頂的意思,他對屋頂上的人的做派很不以為然,撇撇嘴說:“二位,該動身了,現在動身,正好在日落時分趕到城門下,守軍來不及檢視便會放我們進去。”

“動身吧”,趙興馬上響應。

這些人重新上馬,催著馬向營州城趕去。夕陽下,守軍很奇怪的望著這支龐大的商隊。這年頭能趕著三百多匹馬,穿州過縣來到營州,那可是很不容易的。營州的前方又是榆關,走營州這條商路,還要經過無數的盤剝,所以這樣的商隊太不常見了。

幾名守門戌卒低聲交換了意見,認為這樣一支商隊既然不懼走這條商路,那麼他們運送的貨物一定價值很高,惟其如此,他們才不怕層層盤剝。所以——

一名戌卒滿臉堆笑的迎出了城門洞,笑問:“客人是哪裡人,這身打扮好是稀奇?像是傳聞中的倭商,不過,你是不是走錯了路,俺們這地方可不好接待藩商……啊,不,我們接待,客人這是打算歇宿嗎?前面都是山路,連夜趕路可不好。歇一宿吧,明日清早也好趕路。”

趙興的反應顯然也滿足了戌卒的熱情,他一揚手,暮色下幾個金光耀眼的東西向戌卒撲來,戌卒伸手去接,但只接到一枚,其餘二三十枚銅板滾落了一地。

這銅板是宋國的當十錢,它一枚抵平常宋錢十枚,所以鑄造的又大又厚。但這種錢又與真正的當十錢有所不同,它不是孔方錢,是實心銅幣。圓滾滾的滾動起來很快。戌卒一把沒接住,連忙撲到地下追著滾動的銅錢撿拾,城門口其他的幾名戌卒見了,緊跟著也跑出來“幫忙”。趙興見到他們已經跑出來了大半,他又從隨身的腰囊裡抓出幾把銅幣,灑了滿地都是。

夾溫清臣一身不宋不遼的金人裝束,一臉嚴肅的帶著商隊繼續用原有的速度向城門口趕路。等他趕到城門口時,城門洞裡已經沒有其他人,連那個主管在城門洞登記入城旅客的稅吏也跑出去搶錢。暮色越來越重了,地上的錢找起來有點費力,因為錢滾的遍地都是,誰都不清楚有多少,所以沒撿到的戌卒還在認真的尋找。

過了一會,稅吏想起自己的職責,他口袋裡叮噹作響的返回城門洞,趙興正帶著十幾個人等在城門洞裡。稅吏很為趙興的有眼色感到滿意,既然對方如此知情知趣,他也不打算為難,攤開賬簿,敷衍了事的問:“客從何來,有關引,一行多少人?貨物價值幾何?報上來。”

趙興隨手又取出一個紙捆,輕輕一掰,露出了渾圓的幾枚銀幣,他操著怪異的腔調說:“軍爺們辛苦了,每人一枚銀幣,拿去喝茶吧,剩下的算做城門稅,小人全聽從大人分配。”

稅吏眯起眼睛一打量,趙興手裡那捆銀幣足足有二十五枚左右,而城門口戌卒不過十人,加上他的隨從,也就是十四人,如此一來,他自己就能落下十一枚銀幣。

遼國銅錢少,基本上處於以物易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