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的男人,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的男人

蘇東坡卻不覺得,他漫不經心的回答:“你是說這船隊進出有序吧——你還沒見過離人那幫學生呢。離人這人做事向來有章法,他的鰍棧就是以軍法管理,章程制定的很精細,一舉一動皆有規條,這船隊是他產業的大頭,想必管理更嚴格,我看,至少比海鰍船行還要嚴謹。”

其實,哪有殺氣這一說。高俅是發現趙興這支船隊有點軍隊的風格,比如先頭出港的船並不遠去,在港外徘徊許久,等到全部船隊出港後,編成一個整齊的佇列,才統一旗號駛出港外……所以高俅才如此說說。

高俅對軍隊的認識也就是佇列整齊,僅此而已。據說他擔任太尉後,對軍事並不在行,每年的軍功就是一些模範工程,比如佇列整齊,走起操來姿勢好看,從而贏得了皇帝的歡心。

此時的高俅自信心還不足,蘇軾這樣隨口一說,高俅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看法,他充滿期待的說:“但願離人兄這次去,能用最少的錢,買來足夠多的糧食。”

蘇軾隨口答:“這點我不擔心,離人做生意的手段很犀利,如果他再晚一點走,我把那筆賑災錢交給他運作一下,我們會有更富裕的錢財……可惜,他似乎很憂心鄉民啊。”

蘇軾的意思是,趙興可能是看到鄉民們捱餓,所以急著想把糧食運回來。而五月,交趾一帶的春稻已經成熟,正是糧價最賤的時候,所以趙興才急得連錢款都等不及籌足,便動身上路。

不久,朝廷的批覆也下來了,蘇東坡請求的度牒數目,高太后完全詔準,隨著杭州度牒的販售,救災款開始充足起來。與此同時,在趙興學生的計算下,疏浚河流的工程量也被運算出來了。那筆售賣度牒的錢足夠,於是,蘇軾再次上書,請求朝廷調幾萬廂軍來,幫助疏浚河流。並建議等疏浚工程完畢後,將這些廂軍就地安置在杭州,以填充杭州因大災損失的戶口。

六月,朝廷的答覆沒有來,但趙興辭官的事情爆發了。趙興以前故意使壞,把自己的辭官奏章用普通級別上報朝廷。而吏部接到這樣一位八品小官的奏章,不以為然的大筆一揮,準了。蘇軾大大咧咧,前面數次上奏朝廷,奏章里根本沒提他僱傭趙興為屬官的事。等到賑災款充足了,他才稟報朝廷,請朝廷確認趙興的官職。

這下子捅了馬蜂窩,矇在鼓裡的密州團練張用以及膠西縣縣令林積見了朝廷邸報後,這才發現,那位護送妻子回家的下屬跑路了,而且是一去不回。他們怒火萬丈,連夜書寫奏章,用加急快遞送到朝廷。

張用樸實,他直接陳述了密州團練現在面臨的情況,承認趙興留下的那種彎彎繞的計算方式,讓他手下所有的官員都無從下手,眼看密州即將進入收穫季節,算賬的人卻不在,這怎麼成,誰來分配團練一年的收成?於是,張用在奏章裡哀怨的像個棄婦,聲聲呼喚:“還我籤判。”

林積不客氣,直接在奏章裡攻擊蘇軾,他講述了密州修建城池的情況,認為按趙興的方法,膠西縣新城修建的情況很良好,不費朝廷一個錢,膠西縣已經有了大概的模樣,但正在工程最後收尾工作的時候,工程的主持人跑路了,被蘇東坡借師生關係勾引走了,這不是欺負人嗎?

林積千言萬語歸結為一句話:“把膠西縣通判還給膠西縣——我只要原來的那個通判,蘇軾詩寫的好我承認,可做人不能如此不厚道。怎麼也不能搶走我的下屬啊。沒錯,是他乾的,他蘇老坡一出京,我的通判就跑回家了,一定是蘇老坡提前跟他的弟子約好了。我聽說這名弟子是他打賭贏來的——沒錯,他就是用這種關係,脅迫我縣通判替他幹活。這趙離人是朝廷官吏,怎能任由蘇老坡指揮,可恨!臣懇請朝廷重處蘇軾,以儆效尤。”

朝堂官員這才發現自己捅了大馬蜂窩,回頭一翻查,一個吏部小官居然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